李 岚 姚应平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参与机制存在系统结构不良、资源整合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支持等现实问题,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合法性渠道。
一是缺乏社会参与的合法性渠道。长期以来,国家一再倡导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但由于社会参与机制建设的滞后,当下德育工作的开展还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社会力量无法获得有效的参与渠道。学校德育工作长久以来呈现闭合的环状结构,无法满足青少年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不能与时俱进。
二是缺乏对社会参与资源的整合。学校应充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对话和交流,实现学校人才培育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匹配。就当下的德育工作而言,学生家长、家长委员会、社区组织、志愿性组织等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之间也缺乏平等的对话合作机制。
三是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评价支持。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调整,不断完善。然而,现实中评价方法的单一、评价范围的局限,显然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道德评价既体现在内在的认知上,也体现在外化的行动上,这就决定了德育评价应该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进行,并且评价的准则应尽量开放多元。
社会参与学校德育,能拓宽德育的空间,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一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发展变化的,学校应积极寻求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素质需求之间的平衡点。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探索欲最为强烈的阶段,对社会参与的认同度较高,引导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深度体验,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组织社会活动,可加深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自我规划和调整。
二是有效联结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学校通过社会活动与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联结,可以扩充学校德育的空间,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生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知行合一,才能有所体悟,有所收获,塑造更为健全的社会人格。
三是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和深度对话。社会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道德素养和社会要求是否一致,促使学校和学生深入反思和改进,完善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教育机制,是形成德育合力的重要保障。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变化发展的,学校不应该成为脱离社会的一座孤岛,社会参与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着力探索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在德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的发展。
1.传承“好人”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自2007 年开始,学校定期举办“中学生价值取向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借助扬州市的“扬州好人”评选活动,组织“‘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开展“情感认同、理念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在常态化、制度化的社区服务中,将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实际行动。
2.讲述家风故事,凝聚新时代家校共育正能量。
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堂”,其中“我的家风”论坛通过家风征集和宣讲,展现不同家庭的教育智慧,分享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追求,营造了向上、向善的家庭教育氛围。来自无数平凡家庭的家风故事,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3.践行自管自育,创设自主成长新平台。
学校是一个微社会,我们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向学生开放,打造校内学生社会参与、自我历练的平台。目前学校学生自管自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管理自治,行为自律;二是活动自主,精神自强。一方面,学校开发他助系统,推进“感恩·励志”教育,倡导学生在家“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在校“互助友爱,和谐校园”,到社会“关爱他人,爱心奉献”;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构建自助系统,将“立德”“立言”“立行”等传统文化价值追求贯穿于班级及年级主办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之中。
把社会参与纳入学生德育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张力和互动,也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
1.坚持开拓创新,树立社会参与的德育课程理念。
构建社会参与视角下的德育课程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示范者、辅导者、促进者、导航者,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要旨,突出体验性、实践性,开放课堂、开放时空、开放评价,让学生在社会生活这本活的“教科书”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使德育的过程更具有时代气息。学校需要统整家庭和社会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参与提供成功的范式,搭建规范化的平台。
2.拓宽育人渠道,构建社会参与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的德育课程体系,其核心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中,形成协同共育的德育生态。一是按照学生社会参与的实际需求,设置社会参与相关的德育校本课程,如心理健康常识、人身安全常识、礼仪文化、人际关系与口才训练、公益小达人等,夯实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知识基础。二是拓展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组织共建实践基地,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与形式,构建学生体悟式的德育实践课程,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人人微公益”“生涯规划”“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政协”等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打造家校联动的德育课程,将家庭幸福氛围建设、学校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良好的舆论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
3.追求教育实效,创优社会参与的德育课程品牌。
学校“人人微公益:小善大爱助成长”项目,将社会公益实践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在社会公益活动中锤炼学生品格。学校组织学生组建社会实践小组,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系列微公益活动平台强化了学生社会参与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担当,在微公益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基于协同育人,准确定位联动机制中的学校职能。
学校坚持协同育人,在打造“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上下功夫。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提高家庭、社会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主动构建社会参与视域下的中学德育共育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我们认为,学生只有走进社会,在社会中接受教育,才能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突出教育主体,充分关注联动机制中的学生参与。
学生应是自身品质和能力提升的积极建构者,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才能走出“联而不动”的窘境。我们积极推进管理自治和活动自主,推行校园民主管理。学校各类活动的调研、策划、实施、评价都放手让学生去做,引导学生从学校这一微社会走向广阔的社会大天地。在丰富的社会参与实践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从而对自己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能够更理性地进行自我规划和选择,进而全面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学生在社会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协作、反馈、调节能力。
3.整合教育资源,灵动实施联动机制下的综合学习。
我们与高校合作,安排学生进大学校园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相关专业,试听部分课程,体验专业活动,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聘请优秀校友做导师,定期回母校开展专业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以他们在事业上的坚韧意志和进取精神来引领学生;拓展各类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与多家协作单位共建军事训练、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人文研习基地36 个,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与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完善学校对社会参与的管理,关键在于发挥学校的协调、整合作用,通过动态评价反馈,实现动态调节。
1.优化德育机制,实现信息的动态反馈。
学校设置社会参与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动员、策划活动方案、协调活动过程、收集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社会组织对学生参与质量的反馈并记载入档等。策划、实施、协调并非线性的单向历程,而是依托信息反馈的动态优化调整。
2.强化支持系统,推动素养的动态培育。
在学生社会参与的管理中,教育更多表现为一种支撑,一种培养,而且这种培养是超越个体、超越学科、超越学校的,涉及独立思考与理性交流、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团队协作、规划组织与实践、资源拓展与整合等各个领域。学校搭建线下和线上的服务平台,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辅导,解答学生在社会参与方面的困惑,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我们在学生工作处设立相应的咨询管理窗口,辅导学生解决社会参与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搭建学生社会参与专题网站,呈现社会参与过程中学生常见问题和上传资料汇总;开辟论坛,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联动多元合作,推进评价的动态实施。
搭建多方联动的动态评价交流平台,吸纳各方意见,在互动对话中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学校在汇总学生和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定期对学生的社会参与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在社会参与专题网站上动态呈现这一结果。以微公益项目为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关注公益支持对象、专业公益团体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的自我评价,旨在发挥评价的反馈、甄别、矫正和调节功能,推动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从个体内部打破闭塞的状态。
总的来说,把社会参与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整合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育机制,对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