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静
2019 年12 月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打通了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通道,向上包括专科、本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向下融入义务教育,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启蒙教育。虽说职业启蒙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暂时未成体系。教育部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初三学生中,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级城镇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向”;而高三学生中,有高达七成的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这也导致8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由此可见,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加强职业体验和兴趣发掘,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与职业启蒙相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开展职业探索,树立职业理想和规划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年前,我担任一个四年级班的班主任,也是该班的语文老师。有一天,我带学生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当我问学生为什么读书时,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当大老板”“能住上别墅”“考上大学”“当科学家”“当作家”“当个明星”等。我当时就想到了陈鹏教授在《职业启蒙教育学》一书中所提到的一句话:目前小学生虽有“朦胧的职业意识”,但是“职业认知水平低”,尤其是“职业认知领域较为狭隘”。我班的学生正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对学习与职业的关系也是模糊的,班级部分学生认为实现理想是件很容易的事,甚至可以依靠父母去实现。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长是否在家庭中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我通过家长会和问卷星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结果发现: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但大多以给孩子报热门的特长班为主,至于这些是否真正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家长们不关心。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年龄尚小,兴趣不稳定,对职业教育关注不多,更别提深入引导了。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萌生了在班级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想法。于是我再次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规划工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例如: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职业启蒙教育比较规范且成体系;美国规定孩子的职业启蒙从6 岁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兴趣、专长所在;英国将职业启蒙设在13 岁;日本的职业启蒙更是从小学前移到幼儿园。而具体到我们国家来看,虽然有政策出台,但缺乏规范的操作体系。职业启蒙教育,不是指简单地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两次社会实践,请几位家长到学校介绍自己的职业就可以了,职业启蒙教育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系统的课程规划、活动规划。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让学生在职业认识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对今后树立职业理想、理解不同行业的社会价值有着深远意义。可很多职业具有特殊性,小学生不方便直接介入,他们很难获得直接体验。那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们在“间接经验”中也能获得深刻的启迪?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开展了一系列与职业启蒙相关的主题活动,借此让学生从课外书中,从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的交往中,从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的信息理解中,开展职业探索,发展职业兴趣,确定职业方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学科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目适合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长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对统编教材的一些篇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发现这些文章中都涉及一些职业名称:二年级下册《千人糕》中的农民、包装工人、销售员,《太空生活趣事多》中的航天员,《蜘蛛开店》中的商店老板;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的医生;三年级下册《花钟》中的植物学家,《蜜蜂》中的昆虫学家,《剃头大师》中的剃头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的裁缝;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中的京剧艺术家;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中技艺非凡的粉刷匠;六年级上册《灯光》中的战地记者,《月光曲》中的音乐家;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中的军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化学家、气象学家、睡眠研究专家。这些篇目中所涉及的职业,都可以作为职业启蒙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职业渗透。
我在执教《刷子李》这篇课文时,发现班级大部分学生都佩服“刷子李”的高超技术,但同时班级也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一个男生说:“我将来才不要干这种活,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脑力工作者,我爸爸说这个时代会用脑的人才能行走天下。”这句话确实符合当下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但并不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人人都从事脑力劳动,那体力劳动要靠谁去实现呢?于是我借机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个社会能不能少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机器人就可以实现。有的学生说不行,因为我国很多地方还很穷,没办法拥有机器人。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每一种职业都得有人去做,这样才能使社会有条不紊地发展、进步。然后,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刷子李”只是单纯地进行体力劳动吗?他还需要掌握哪些职业能力?全体学生再次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正因为“刷子李”真正用脑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才使得自己在刷墙时身上没有染上一个白点;在他成功之前,他可能遭遇了千万次的失败,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信心,并且要能持之以恒;需要掌握调浆和刷墙的技术;还需要有用脑思考的能力……通过以上话题引导,学生们明白了: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是需要付出思考与努力的,单纯的体力劳动是极少存在的。
虽说教材中有些课文篇目可以作为职业启蒙教育的素材,但是系统性不足,于是我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在班级开展了《职业是什么》一书的共读,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认知等。
《职业是什么》是一本职业启蒙书籍,我把书发给学生后,让学生先看下目录,通过目录知道这本书中有关职业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两天内把这本书读完,读完后再利用课堂时间一起来聊聊这本书,说出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以为职业就是为了赚钱,这本书告诉我们,职业就是证明自己的过程,它可以带给我们成功。”有的说:“选择职业时可以自己做主,但是也需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有的说:“我知道职业是需要计划的,我现在就要为了我的职业梦想而努力,除了认真学习,还可以多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知识。”有的说:“选择职业梦想,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我得好好想一想我的职业梦想。”在这种集体共读和讨论中,学生们对职业有了进一步认识。
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只靠学校和教师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在开学前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到班级即将进行有关“职业”主题的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让家长知道这些活动的具体流程,同时希望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能够为班级的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专业资源。
首先,我推荐家长自主购买《小学生职业启蒙课程教育读本》《儿童职业启蒙百科·长大后我要做什么》等书籍,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课外读物,更多地了解周围的职业世界。只让学生泛泛而读,效果甚微,于是我引导家长和孩子共读,或者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读书会。通过深度阅读,让学生对职业开展更深入的讨论与思考。
其次,我引导家长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带孩子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体验课程,或者走进社区、公司、商场、工厂等地,让孩子通过职业体验获得有关职业的知识。这些活动中有直观感知,也有实地体验,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真切的成长与收获。而为了让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寻,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了调查家族成员职业的任务,通过对身边亲戚以及长辈的采访,了解亲人们的职业、亲人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时所付出的努力,从而慢慢体悟到梦想、能力与努力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还构建了家长课堂,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走进班级,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更专业的职业介绍,如人力资源师、银行经理、中医理疗师、海关工作人员、校车司机等。家长们介绍各自职业的性质、相关规范和发展趋势,并现场对学生们的疑惑进行解答。这次活动中,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父母,感受到职业精神的可贵之处,也更多地了解了真实的工作生活,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做出了及时、正确的引导。
职业启蒙,不仅仅是让学生形成对职业的认知,还需要发展职业所需的能力,虽然说没必要在小学阶段就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也是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我在班级围绕“职业”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阅读、有演讲、有研究、有策划、有实践,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这些都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如在阅读方面,我在班级开展了“职业知识小讲堂”活动,每个学生介绍一种职业,主要从职业名称、职业性质及特点、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职业名人四个方面进行介绍。通过“职业知识小讲堂”的开展,学生们认识了更多有趣、稀奇的职业,如精算师、色彩搭配师、大堡礁看护员、图书装帧设计师等,明白了社会不仅需要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还需要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演讲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口语表达等能力。
同时,我利用班级已经成熟的书友队小组开展了有关职业的小课题研究。我们班级一共有6 支书友队,我引导小组内的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确定职业研究小课题,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在这项活动中,小组成员需要齐心协力完成一个课题,例如:即将消失的职业有哪些?学历与薪水之间有什么关系?职业兴趣会影响职业选择吗?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小课题实施计划,进行相应的研究、搜集、整理、职业体验等工作。在此之中,他们需要分工合作,还需要克服害羞与胆小的情绪,走到大街上向陌生人了解相关信息;他们要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工作……小课题研究是有关职业教育活动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总之,我在班级进行的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对职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初步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学会从自身和他人的角度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认识社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性质,掌握信息收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建立职业意识,激发职业好奇心和兴趣,实现职业理想的科学开启。
持续一年的职业启蒙教育,虽还不成体系,但是真正打开了学生认知职业的大门。这些活动之后,在学生们的职业规划书上,不再是空洞的“当大老板”“住别墅”等词语,而是有了确定的职业方向,如“生物学家”“程序开发员”“舞台化妆师”“精算师”“企业顾问”等,同时他们认识到要实现这些梦想,从现在就要开始努力奋斗。这样的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意义颇大,我在接下来的六年级还会继续开展,并进行系统性设计,力图让学生适时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为将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