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 相平平
随着国家课程的细化分科,教师学科专业化成为常态,现在的教研模式都是组内单学科教研,教师学科团队交流,这样一来教师在专业方面很强,但是知识面就很窄,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系统。很多“专科”只专注于自己的学科,与其他学科“老死不相往来”。为了拓宽教师的学科识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模块化,我校开展了跨学科的年级组教研活动,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科”教师其他专业技能的短板,促进学科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学科融合教研”是以年级组为单位,我们在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界线,开展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进行融合教学。学科间的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近两年的研究中我校主要以“聚焦知识点,统整学科,谋求质量新提升”为主题,开展了学科融合教研活动,进行各学科的“卷入式”教研,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实现全校师生“减负增效”为目标。
两年来,我们开展以学科融合、教材整合、课例研讨、团队互助为依托的“主题式学科融合教研”活动,切实将学科融合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这是一项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不分年龄、学科,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共同参与,将不同学科相关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并编写教学设计;分组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进行观摩;课后全体教师集中研讨,并撰写教学案例、论文。
每次活动,我们都做到“三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不论是课堂教学观摩展示,还是全体教师围绕主题进行集体研讨,我们对每次的活动都进行全程录像。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这样的集体“主题教研月”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一个半月。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我们的研究是全学科教研,打破了学科界限,只要是本年级、本册书中有相关的知识点,都可以组块统整教学,减负增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学科整合教学。
教师们分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通过交流,查阅教科书、教学参考用书、课标等相互了解本年级不同学科相关教学知识点,进行“卷入式”教研。教师们结合自己任教学科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各学科相关教学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撰写,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不再是同一学科的几位教师一起教研,而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科教师共同交流、研讨。
校本教研的集体研课都是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而我们跨学科集体教研可以让全体教师坐在一起交流、研讨同一节课,这是一般的教研做不到的。经历了两年的研究,教师相互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学习方式。教师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了改变,不再仅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而会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会思考怎样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系统化,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集体交流,拓宽了教研的深度与广度,使研究更有意义。
1.平行教学设计
教师们先对同一年级各学科相关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即找到几门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及可以融合、渗透的知识点,再将其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小伞兵”和“小刺猬”》介绍了蒲公英和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练习2中的“学和用”部分,同样介绍了椰子传播种子的方式。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果实和种子》一课也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二者学习内容有相同的地方,可以将两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延伸补充语文阅读中读写训练的缺失。
2.多学科设计
根据课程设置,打破年级界限、学科界限,找到不同学科之间有共同主题的内容,将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一个系列化的整合知识体系。
例如,以“足球”为主题,可以进行跨学科、跨年级的系列化整合教学。
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足球,不同于独立的学科,学生将在跨学科的架构上学习、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足球的起源、世界杯、吉祥物、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识字(语文)、设计校园足球吉祥物(美术)、学唱世界杯主题曲(音乐)、学跳啦啦操(体育)、学习足球赛中相关的英语口语(英语)、最后进行一场校园足球赛(体育)、掌握足球赛计分规则(数学)等。
校内公开课、研究课一般都是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而年级组学科融合教研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1.组内跨学科磨课
找到了知识间的关联之处后,要想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进行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多管齐下,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上课教师要熟知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最重要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的把握。所以为了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的教师需要组内跨学科磨课,了解融合之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2.课堂上一位教师兼教几门学科
学科融合的课堂需要上课的教师“一专多能”,他不仅要能教好自身学科,还要能教好相关联的学科知识点,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课堂需要的是“全能型”的教师,需要综合素养较强的教师。经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研究,我校教师的综合素养都在不断提升。
例如,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动物朋友(一)》和牛津苏教版英语二年级下册At the zoo,都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一个用英语表达,一个用绘画描述,两个知识点又是同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故可以将两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动物画法的同时学会说部分动物的英文单词。如果是英语老师来上这节课,他需要了解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同的造型,以及身体、外貌特点等,并能在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画出来,教会学生画的方法、技巧;如果是美术老师来上这节课,他要用英语来教学,能正确读出elephant,zebra,leopard,lion和panda五个小动物的单词,让学生学会使用What do you like?句型交流。总之,不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师上这样的一节学科融合课,都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全校教师全学科参与听课、研讨
跨学科年级组教研除了本年级内的教研,还包括全校性的教研。课前,教师们先要了解本节课的相关教学内容,课中带着自己的思考听课,课后全体教师集中在一起交流对这节课的理解、思考,如这几门学科的内容是否适合融合;这节融合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还可以怎样更好地融合……
全体教师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同一个教学内容,为的是拓宽教师的学科视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系统化、模块化,建立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也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使每位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之后,教师们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出来,更系统、更清晰地看待问题。教师们撰写教学案例反思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点梳理的过程,是对学科融合教学进一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我们通过校内评比,以及对优秀反思的展示,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不仅提升了教师案例撰写的能力,而且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基于教材,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从教材出发,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促进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实现各学科有机融合,是我校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对学生而言,学科融合的教学,能够加强课程内容、学习生活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和富有个性地发展。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再单一,对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