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李 霞
在“互联网+商业”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残酷的市场竞争已经促使很多企业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因此,作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其在培养营销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要对“互联网+商业”这一时代背景做出充分考虑,基于此制定更新颖、完善且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营销专业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能够全面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在“互联网+商业”时代背景下,各行业的研究、发展方向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市场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专业人才培养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出合理定位。尤其是对于营销专业,很多院校都有开设,竞争压力非常大。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拥有的各项资源条件与特点,以及市场各阶段的需求,选择更适合的目标市场,之后再基于对各方面具体情况的充分考虑,对本校营销专业进行重新定位,只针对某一行业,或者是为合作的几个企业进行高品质人才培养,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高品质人才,为院校拓展更理想的发展前景。
在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合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内容。当前的营销专业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想并且参与社会实践,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入更多实训课程并且关注行业发展变化,同时可以合理减少理论课程的内容。当前的营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能力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技能课程等。企业比较重视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职业素养,所以这两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越多越好。当前的营销专业课程中,基本都是沿袭旧理论,已经不符合当前“互联网+商业”时代的特点,需要结合当前的电子商业发展趋势,引入适合“互联网+商业”特点的教材内容,加入一些电子商务营销案例,这样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也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营销专业实践通常离不开企业给予的各项帮助。对此,各院校可以尽自身所能提出更优越的“招商”引进条件,将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交流视为该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最好是可以开设订单班,或者是实行企业驻校合作。这样既可以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另外,在校期间,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做一些社会兼职,或者进行创业等。学校的一些店面可以公开面向学生,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创客空间,或者是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具有特色的营销实践活动。对于积极尝试创业或者是参与社会兼职的学生,学校应适当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在营销专业的学生进校时,就要为其开展关于专业精神、价值感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以此来营造更理想的学习、实践氛围。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应促进学生“互联网+商业”思维的发展。随着线上营销形态的推广和实践,学校也需要积极引入大数据等教学内容,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结合,针对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学生的理论学习是前提,营销实践训练是保障。通过引入“互联网+商业”的概念,能够把人才培养拓宽到新的范围,体现当前营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特征。在市场营销人才培育过程中,考虑专业自身的情况以及学校教育条件,分析“互联网+商业”岗位对人才的复合要求,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基础技能,包括PPT、产品摄影、PS 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人际沟通、演讲和表达以及文案撰写的能力。同时,针对市场调研、销售策划和网络销售、营销推广等,提升学生相应的能力。
新时代高速发展,营销专业面对的学生也大多都是“90后”或者“00 后”,基于其之前的学习经历来看,这部分学生对互联网的知识已经非常熟悉了,对新时代下的营销知识也有一定的接触。可以说其从小开始,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与互联网有着密切联系,互联网逐渐成为其日常交流、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路径,这一群体对“互联网+”存在的意义、价值有着透彻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应用互联网来进行财富创造的能力。且互联网、大数据的产生,也使得创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再加上校企合作上的有力支持,很多大学生都基于互联网平台获得了更多创业的机会。对此,各院校的营销专业课程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恰当引入,特别是创新创业、互联网、大数据之间的有机整合,为大学生拓展更新颖、丰富的创新创业路径。如线上营销、微信开店等一系列课程的合理设置,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在“互联网+商业”时代背景下,各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线上营销形态的深入来讲,各院校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做出充分考虑,要基于线上线下有机整合的形式,围绕企业营销岗位需要的关键技能来加强教育培养。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是前提、营销实践是保障。尤其是在“互联网+商业”这一背景下,传统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向新的高度拓展,和企业相对应的营销岗位技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对此,各院校在培养营销专业方面的人才时,除了要对院校自身拥有的优势特点做出充分考虑外,还要体现出与专业特征的有机整合,全面分析、把握“互联网+商业”时代对营销岗位技能提出的一系列新型复合型要求。简单来讲,营销专业的人才除了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一系列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之外,还要围绕营销工作的基础性技能来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如PS、产品摄影和 PPT 等技能内容的适当增加,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文案撰写等技能。此外,对于网络营销推广、销售以及市场调研等各项专业技能的强化,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不断优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院校在营销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做出充分考虑,且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此,院校应重视翻转课堂以及学徒制等柔性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以此来全面适应院校各阶段的具体发展需求。
翻转课堂强调要尊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网络等课程教学资源的充分、恰当引用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手段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密切联系,以此来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教师来讲,要做好课堂整体把控,围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做出综合分析与深入讨论,以此来促进课程内容内涵的显著提升。这一模式的灵活引用,能够突破以往授课时间、地点的种种限制,围绕学生能力科学培养这一核心、以项目内容为重要载体来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中,教师要始终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视为着手点,构建较为独特的营销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来精心设计可以“翻转”的课程与项目,然后基于不同角度来考核学生的项目学习效果、进度。同时,还可以通过选修项目的适当补充,进一步丰富教育培养内容与形式。
在学生完成上述目标之后,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课程教育目标来全面、深入分析“翻转”过程,实现对课程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将课程内容特点、学生学习探究中的发展需求理清楚。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然后,对课前、课中与课下各层次翻转内容做出有机整合,以此来逐渐构建完善、适合的模块化、阶段式发展的课程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翻转课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增强提供有力支持,才能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要重视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的积极引进,以此来全面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需求。
当前的人才培养中,应引入“互联网+育人”理念,结合当前的市场要求和人才特点,明确育人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实验教学、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还需要让学生面向社会和企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能力提升和发展,提前适应企业工作氛围。在育人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积极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企业属于人才需求方,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更加有说服力。学校需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进行多元互动,不仅可以打通职场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关节,也可以有效匹配岗位和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开店、电子商务和线上营销等途径,了解企业运行和大数据、互联网结合的模式,以熟练使用先进工具,并且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还可以发展服务营销能力、人际管理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面对新一轮挑战时,各院校应整合现有资源条件,特别是“互联网+商业”这一时代背景,从不同层面优化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这样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更新颖、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实现对市场发展动态的全面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人才可以全面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营销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促进其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