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使用统编教材,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

2020-12-18 12:50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三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喜鹊生字识字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三小学 韦 珊

汉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第一学段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识字。统编本教材在识字内容的安排上,将需要认的生字分散编排,分布于识字单元、课文、语文园地中。为了保证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得到有效落实,笔者以统编本教材为例,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致力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一、追溯本源,明晰字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汉字源于生活,汉字的构造反映了祖先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具有图画性和表意性的特点。汉字教学从字源入手,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教师要发掘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博大的汉字文化,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识字能力。

现行统编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撰,一年级上册采用前置识字的编排,这是教材编写的一大创新。第一单元为识字单元,科学合理地编排了识字的内容。《日月水火》这一课,通过图文并茂的布局,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能让学生在图文对照的学习中,对汉字的造字方法、字义、字形有直观的认识,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一个精心设计的、有趣的微课,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汉字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学生通过欣赏微课,直观看到汉字的发展过程,了解每个汉字的出处,理解字义,在舒缓优美的古琴配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了解构字规律。追溯本源,让学生直观看到汉字如画,从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触摸汉字的温度,有利于其对汉字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扩词、说句、书写,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铺垫,将会学得轻松高效。最后再出示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课后练习补充一组象形字“兔、鸟、竹、羊、木、网”,再配以相应的图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汉字如图如画的特点连一连,不仅巩固了识字方法,还将中华文化的根,深深地扎进学生的内心。

二、字随文行,寓识于境

低年级学生生字学习的主阵地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识字教学策略。识字与阅读教学相融合,在语境中识字是随文识字的核心思想。教师应将生字置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识字任务贯穿课文教学的始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随文识字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汉字建立立体的认知,也有助于学生借助汉字感悟语言,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以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为例,探讨阅读课文中随文识字策略的情境性与有效性。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6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5 个也包含在12 个二类字当中,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学的生字分别是“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快、乐”。《树和喜鹊》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教师可根据课文的情境,以关键字词串联一段文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整合。在初读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从前树和喜鹊怎样?后来树和喜鹊又怎样了?(从前它们很孤单,后来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它们很快乐。)从这个主导问题,可引出“孤、单、邻、居、快、乐”六个生字的教学。这个问题也将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了。接着重点学习“孤”字。先出示“孤”的字源图,左边一个孩子(表形),右边的瓜藤上结了一个瓜(表音)。教师看字源图介绍“孤”字在古时候指的是失去父母,孤单无伴的孩子。像这样单独的一个孩子,没有父母的依靠,我们觉得他很孤单。接下来再根据“孤单”这个切入点,进入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精读学习。树和喜鹊为什么感到孤单?从哪些词感到他们的孤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只有”,以板书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上。“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捕捉到“只有”这个关键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朗读,入情入境地理解了“只有”的意思,而且也加深了对“孤单”这个词内涵的理解。教师的巧妙引导,结合整体语境深入理解字义,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新词的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准确的理解,使识字与阅读教学无痕衔接,融为一体。

本篇课文的前后对比很明显,树和喜鹊从“孤单”变得“快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前后对比,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感悟。课文后半部分,以“快乐”为关键词,进入下文的识字学文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以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准确识记生字的音形,并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由点到面,字族识字

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最大,形声字的重要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让学生掌握其构字规律,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学好形声字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统编教材在生字的编排上,注重生字间的联系、整合,将一部分相同偏旁的汉字,编排进同一篇课文中,有利于教师依托形声字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识认生字。比如一年级下册的《小青蛙》是以“青”字为母体字,呈现的是一篇字族文,《小猴子下山》中列举了与手有关的字“摘、捧、抱”;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松、柏、枫、桐、棉”,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中有与贝有关的字“财、赚、赔、购、贫”。以上的课例在统编版课文中不胜枚举。教师要注重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重点关注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内化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

以《小青蛙》为例,教学中,先出示“青”的古文字,结合讲解使学生了解“青”字的本义指的是矿石磨成的粉末,是古时候的重要颜料。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哪些青色的东西,如青山、青菜、青枣等,接着引出穿着青色衣裳的小青蛙。在对“青”这个母体字有了认识之后,再告诉学生“青”的好朋友加上了新偏旁,藏在课文里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找到后,课件呈现出含有青字族生字的句子。将这几个句子放在一起,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发现这些生字都是“青”字的好朋友。请同学们拿出五个偏旁卡片和一个“青”字的卡片拼一拼、读一读:清、晴、睛、请、情。并思考不同偏旁和“青”成了好朋友,变成的新字,意思上有什么不同?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边拼边想,在卡片的帮助下,逐步明白这些字的偏旁表义,而“青”字表音。学生通过教师有梯度、有层次的引导就不难发现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了。最后再出示“蜻、氰、鲭”鼓励学生运用规律,大胆猜字,猜测蜻是与昆虫有关、氰与气体有关,而鲭可能是一种鱼类。这样孩子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围绕主题,识字加油

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后安排了“语文园地”,“语文园地”集中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致力于学生知识的总结及能力的提升。一、二年级的“语文园地”安排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教师可利用这一平台,帮助学生梳理识字规律、指导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提高识字能力。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训练要素十分清晰明确,是促进学生识字能力提升的良好抓手。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共安排了十三次识字加油站,以不同的主题安排相应的识字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第二次识字加油站,以课程表为主题认识生字。此次课程内容,利用课程表既帮助学生认识各课程的名称,又能识记生字,体现了识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认一认课程名称,再说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这几个生字。结合本班课程表,说一说这些生字课程名称,再请学生找出星期三的课程安排,引导学生在认识课程表的同时,进行识字与说话练习,使学生感受语文源于生活。又如二年级上册第四次的识字加油站中,以火车票为主题,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八个生字。本次识字内容的安排,拓展了学生识字的范围,使学生认识到,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学生学会生字后,就能看懂火车票,为一家人的出行服务了。这样做到学用结合,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还有其他以天气现象、亲属称谓、职业名称、身体器官名称等为主题的识字加油站内容,都是学生识字的主阵地。部编教材的内容安排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要准确地把握编者的意图,围绕主题扎实进行识字教学,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五、利用导图,拓展广度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以清晰的图示、鲜明的色彩,第一次在教材中呈现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中心是个放大的“车”字,“车”字四周,按规律分支排列着三组和“车”有关的词语。左边紫色分支线相连的是车的不同种类:火车、马车、汽车,右边橙色分支线相连的是表现动作的词:上车、坐车,中间绿色分支线相连的是与车有关的名词:车厢、车站。教材以“车”为例,旨在引导学生分类组词,积累词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教学中,教师可继续通过分支线引导学生思考,如还有什么种类的车呢?自行车、电动车、消防车、警车。还有哪些与车有关?车窗、车门、车轮。还有哪些与车有关的动作?下车、等车、停车。这样,“车”字的教学过程变得更立体、多维,学生对“车”字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这些看似零散的词语,通过思维导图的串联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以图为介,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统编教材有着先进的理念,教师应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提炼教法,引领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探索汉字的奥秘,让学生爱上汉字,使其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内化规律,主动识字,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喜鹊生字识字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喜鹊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