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2020-12-18 12:50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戴美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学习者知识点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潘 伟 聂 辉 戴美学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核心课程之一,是生物、食品、农业、环保及制药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由于“微生物学”课程有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覆盖知识面广等特点,加之新的微生物不断被发现、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被提出,使得本门课程的内容越来越繁杂,用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滞后、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从而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程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总课时数的限制,教师需要在较短的学时内讲解完一个章节的所有知识点。而“微生物学”由于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等特点,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这种授课方式会使学生难以透彻理解知识点和把握所学的重点。另外,传统的分章节教学法容易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使学生难以把握课程的逻辑顺序,因此往往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欠佳、问题反馈严重滞后等问题,从而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不匹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从课堂演示讲解到课后交流讨论等环节都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需求。同时,微生物学是一门前沿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微生物不断被发现、新的观点不断被提出,而现有的教材在编写、修订的过程中与最前沿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接触前沿的知识点,无法激发兴趣,不能在课堂上产生共鸣。

(三)课堂讨论与交流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准备课程内容,课上遇到关键知识点随机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而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在课上做好笔记,课后按照笔记复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不能达到教与学的相互统一。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规模大、门槛低、免费开放

慕课是由一些大学将其课程资源制成精品化的教学微视频,通过网络发布的免费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由于在学习过程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慕课面向的学习者范围比较广,门槛低。科研工作者、教师、社会人士甚至高中学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按自己需要及兴趣进行线上学习。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交流方式将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因此,慕课具有资源免费开放、学习者人数多、在线互动交流等特点。

(二)形式新颖、学习方式灵活

由于慕课是一种在线学习平台,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就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快进、暂停、回放等操作,根据自身的接受水平,对熟悉的知识快速略过,对不熟悉的难点知识反复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扩展了教学渠道和教学形式,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主动性。

(三)课程设计合理、资源丰富

由于人的认知活动在最初10 分钟内效率最高,之后将会逐步下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慕课教学方式并不局限于连续的知识学习,而是将一节课时间分割成几个小节。这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由于信息化带来的优势,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大数据将更加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等素材融入微课视频中,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拓展性。

(四)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慕课通过新的课程设置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慕课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启发者、引导者和激励者,而学生则为课程内容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生之间对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自行组织起来进行研讨,形成高效、多元的网络学习环境。通过这种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三、慕课时代背景下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措施

慕课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有了更多机会选择优质课程,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式。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微生物学”教学进行授课理念、授课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变革。

1.在授课理念上,教师需要深刻了解微生物学在授课对象所学的专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从而能够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对食品相关专业讲授微生物课程侧重于微生物发酵和检验等,而如果对医学专业则重点讲解原微生物及相关疾病。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微生物学”最前沿的知识,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权威顶级期刊上关于微生物的最新成果、一些最新的用于微生物研究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为案例,解析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崇尚精神。

2.在授课方式上, 慕课在制作“微生物学”微视频时,通常将一个课时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小节,每节按10 分钟进行划分。“微生物学”由于知识琐碎、内容繁杂,这就要求教师清晰明了课程知识结构,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融入视频之中,使知识点简明扼要。在课堂讨论与交流时, 可针对每个小节发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学生存在误解或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关键问题的答疑上,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3.在课程考核时,“微生物学”由于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单靠理论成绩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慕课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特点,可以从课后测验、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以及期末考试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在每个小节后设计课后作业,题型以填空题或选择题为宜,以便利用平台评分系统自动评分,评分结束后将测验结果和详细讲解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也方便学生及时查看作业结果和答案说明。课堂讨论部分成绩则以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上交流互动表现,以及对知识点的汇报情况为参考。实验操作以学生平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报告等判定。

四、慕课应用于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慕课的出现,扩展可教学途径和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然而它是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出现,在授课过程中必然带有网络本身的各种缺陷。(1)仅靠慕课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在没有专业导师指导下,不能保证学生可以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和构架来系统地完成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微生物学”,不同的专业对该门课程所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其次,在慕课学习中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管措施,当涉及学分、证书时,很难保证学生不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作弊、造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和监督作用。(2)很难保证因材施教。尽管学生在慕课平台学习中可以进行快进、暂停、回放等进行反复学习,但学生只能通过视频按照一种思路进行学习。微生物由于体积较小,一些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力不同,因此很难做到全面地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慕课课后作业反馈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展开详细讲解。(3)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慕课只能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明显缺少了教师带有表情、仪态的交流,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情商以及和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学习者知识点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