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
——由夏丏尊的“爱的教育”生发开去

2020-12-18 12:24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创设课文

■ 范 静

初中时期是学生情感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在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定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跟作者形成共鸣,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写作手法。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篇篇美文里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华,融入了作者丰富的个人阅历,富含深刻的情感。如鲁迅的《故乡》有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孟子〉二章》中有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感,这些作品都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总是采取传统的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过程讲解、质疑讨论、总结延伸这样的步骤来教学的话,就会忽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我们要借助于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来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习的潜力,将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呢?

一、在教中创设情境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从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作品所描写的社会场景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体验。

1.运用语言艺术创设情境。

夏丏尊先生认为语文教师需要自我提高,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自己的个人魅力将“强烈敏锐的语感”传递给学生。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在讲《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时,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描述:“老夫我虽年迈却兴起了少年打猎的狂热。苍茫大地上,我左手牵着黄犬,右臂驾着苍鹰,这副出猎的雄姿是何等威武豪迈。随从的武士们个个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成的大衣,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如疾风般席卷平缓的山冈,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这样绘声绘色的描绘就让一个充满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的将士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立即融入诗歌中体会诗歌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人格修养。他们会敬佩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思想;会惊叹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鞠躬尽瘁精神;会赞赏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宏伟政治抱负。

2.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教学的束缚,利用多媒体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让学生乐学。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坐得规规矩矩,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怎能撞击出阅读教学的火花?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让师生共同参与。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情感,还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在学习沈从文《端午日》一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湘西人民在传统节日时的装扮,热闹的场面,将图片和视频相结合。激烈的龙舟比赛会让学生如临其境,并从中体会文中对“赛龙舟”场面的描写,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师继而可以链接生活中的某一场比赛视频,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堂小练笔既收到了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一举两得。

3.借助想象、联想创设情境。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才能体会出作品的艺术美。合理的想象能让文学作品灵动起来,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让人物情感充实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才能在那深广的作品空间中遨游。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四句短短22个字,却囊括了十种景物,该怎样理解全曲的情感呢?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联想将这十种景物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深秋图景:在那夕阳的映照下,枯败的古藤缠绕着老树;归巢的乌鸦在低速盘旋着;潺潺的流水自小桥流下,映出了溪边的几户农家。萧瑟的秋风中,一匹疲乏劳累的瘦马沿着古道慢慢走着,伤心断肠的游子心境全寄托在其中。学生通过想象,不由自主地进入诗歌的独特意境,对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凄楚产生深切的同情。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播放音乐来渲染情境,利用实物来演示情境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

二、在学中激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若学生没有阅读的热情和动力,即使教师教得再好,也于事无补。夏先生一直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情感潜能来实施情感教育。

1.反复朗读,激发美感。

夏丏尊在《怎样阅读》中指出:“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由此可见“读”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夏先生所提出的读即要将眼、耳、口、心并用,朗读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而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从朗读上下功夫。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自读,分角色朗读,还可以表演朗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朗读方法。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人物对话较多,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接到任务必然对课文认真地研究,对人物的性格、语言仔细地揣摩,通过一番思考和练习,让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有的文章还适合演绎,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想象奇特的特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如《西游记》一文,可以将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自己充当导演、编剧和演员。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拥有演员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活跃的课堂,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课文,在表演中了解文本,且通过自身表演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升华情感。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采取多样的形式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联系生活,一下子就把课文拉到学生身边来了,不论是领会课文内容还是学习语言运用,都活起来了。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拉近课堂与生活的关系,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开放,需要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别样的体会,丰富学生情感。

三、让教与学相辅相成

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学生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夏先生在他的阅读教学观中就提出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的互动,情感的交流。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摆正两个观念:1.转换教师角色;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如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会“放手”,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维系者、桥梁,不要将自己的认识、思想强加给学生,那样只会限制学生阅读的自由,限制他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被遗忘。

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如坐春风,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刻不容缓。在初中这个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面对学生的各种迷茫、是非对错,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拥有高尚的思想、独特的审美、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创设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端午节的来历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