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光华学校 杜文洁
生活化情境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生活数学对于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培智学生注意力缺陷、逻辑思维能力有限等特点,导致其数学学习非常困难,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充满挑战。 在培智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探索十分必要。 根据培智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培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 把生活元素融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 组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使培智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培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力更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实用数学》第十八册第二单元《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为例,进行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的探索。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熟练掌握如何数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以有关人民币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生活实践为主线贯穿整节课。 经过细致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拟生活情境,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让培智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人民币,并熟练掌握数钱、付款等生活技能,进一步地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本课时备课时主要抓住两方面内容:“备”学生和“备”教材。
“备”学生要做到:(1)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程度,是否已经熟练掌握数钱这个生活技能。 (2)了解学生平时是否经常随父母外出购物,询问学生和家长生活中是否辅导过学生独立付款。 (3)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上课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
“备”教材要做到:(1)教学内容要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能与学生形成共鸣。 (2)广泛搜集生活素材,选取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 例如:可以让学生带一些超市里的宣传册,宣传册上面有物品的价格;在教学前准备几套人民币教具,方便学生使用。(3)准备教学场景。 将教室的位置重新摆放,设计成“模拟超市”,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培智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人民币。
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非常重要,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要环节,是教与学的起点。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以生活素材为背景,抓住培智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收银台拍摄的场景,许多顾客排队结账。 教师让学生观看,并回答视频中的人在干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使用人民币付款”;接着,逐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顾客付了多少钱给收银员。 设计意图在于:复习旧知——数钱,并为新课——付款做铺垫。 教师再次设疑:在生活中,去超市购物或者商店购物,我们需要正确地付款才能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你会正确地付款吗?从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导出新课。根据培智学生的生活认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探究奠定有效的基础。
“探究新知”环节是整节课的中心,教师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培智学生获得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培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判断、交流与讨论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经过“生活化”的导入过程,已经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人民币付款的兴趣,“探究新知”环节,教师首先讲解课例,出示一个书包及标价,设疑如何用人民币表示145 元,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示范付款的方法。 接着,教师出示若干不同价钱的物品,多次讲解付款的方法并强调注意点。 在学生初步学会付款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小组,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活动规则:小组内一个学生,在超市宣传册上选择了一件物品,并说出物品的价格,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用学具人民币进行付款, 并校对是否正确。 利用超市宣传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使教学活动更贴近生活,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培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
“巩固练习”环节的有效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 同样在教学练习设计时,更要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注重生活化实践,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生活化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巩固练习时,教师注重生活化实践设计了两个练习内容:(1)课内练习。 带领学生去学校的“模拟超市”,选择一个学生扮演超市营业员,其他学生扮演购物的客户,选中自己喜欢的物品,去收银台结账,教师帮忙校对付款的正确性。 (2)课外练习。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要求家长配合教学活动,利用课余或者周末放假时间,带学生去超市、菜市场,辅导学生独立完成购物、付款。 多元化的练习能够帮助培智学生更好地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培智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数学知识与培智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培智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再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培智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培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