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课堂提问设计艺术

2020-12-17 03:30刘建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

刘建丽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激发其求知欲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道德与法治课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四性”,即针对性,新颖性,启发性,开放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提问;针对性;新颖性;启发性;开放性

课堂提问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设计的问题应紧紧联系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注意针对性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部分,教材难点是教材中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确定了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有针对性的把一节课里的主要知识,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下来。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使课堂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就会根据教学目的通盘考虑提问的内容、数量、时机、方法、角度、深度等等。

一般说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思考问题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应用问题实现学生的认知迁移为线索展开的。可见,问题构成了教学的框架,试想,如果一节教师没有提出一个问题的课会是一堂什么样的课。因此,我们设计的問题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结构。

二、设计的问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新颖性

怎样设计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一方面,是选择让学生感到新颖的知识设计提问,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联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时事,也可以联系学校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可从认知的不同角度提问,还可以从师生活动的不同方式上设问来设计提问。

比如,在八年级学习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经常列举一些新颖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事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针对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由学生自己列举一些他们熟悉的事例,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比较熟悉、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举例之后,便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怎样做才是法律允许的?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怎样做?等等,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提问,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回答,把自己融入到教师所讲内容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兴趣,学习的效果当然就好了。

三、设计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或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爱在家人间》时,新课开始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爱在家人间”来说一说:从这个课题上看,我们这节课应学到哪些知识?通过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然后展开自由讨论: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与你的亲友之间产生过矛盾心理吗?逆反心理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疑,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设计的问题的表述还要明确,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难听懂的政治术语,能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要让学生很快理解所提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在问题明确的基础上,再加上教师具有方向性的引导,就会使学生从容顺利地得出问题的结论。简单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所设计的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范围不宜过大。问题过大,显得笼统,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符合所提问题的要求。二是所设问题中的概念不能模糊不清。概念不明确,就会出现答题不正确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

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如果设问:“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个问题的问域过大,整堂课的内容都放在一个问答题里面,问得不明确,学生不知应该从哪里着手回答。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个大问题化解成几个小问题,使学生首先了解社会公共生活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然后再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就能将这节课的内容讲得透彻、易懂,学生也就容易接受了。

四、设计的问题应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意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要能够促进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我结合国家现在强调的严打“两抢”,要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说说如果是你学生本人遭到抢劫或者看到犯罪分子在持刀抢劫别人的财物时,学生自己会怎么办?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为这种事情他们毕竟很少碰到,但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了呢?他们纷纷根据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掌握的资料,结合课本,踊跃作答,逐渐形成三派。此问的设计,所重视的不单是知识性的结论,而是在讨论中给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判断是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这种开放式提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把原来只照书本答题的学生,也把他们的思维激活起来了,把书本的知识融入到他们的具体分析之中,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吴铎主编.中学教学全书,思想政治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2]舒达主编.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三)[M].长城出版社.

[3]许惠英著.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晓岱主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编.素质教育实施手册[M].红旗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新颖性推定规则
例谈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网络语言的构成特征及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