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一中学(013750) 王灵凤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已成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进入了课堂教学。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它生动地反映了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同时生物课程趣味性强、知识较抽象,用语言描述学生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对生物教材各章节知识融会贯通比较困难,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且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可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目的,切实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简述如下。
教师在教授新的生物课程时,应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教案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交互性强等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所讲授章节相关的幻灯片、动画、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无形中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比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中,教师先播放视频短片“生物圈一号”,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去思考,进而增强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素材,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适当的编辑,向学生展现奇妙的海洋世界、神奇的森林风貌等,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于一些小动物为求生存而施展的伪装本领,学生在观看时会惊叹不已,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想学乐学生物课程的目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时,不但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而且要以新课改精神为引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适应新课改下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生物实验课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在上生物实验课时,许多实验演示的细节学生不易观察到,因而对教材的重要知识点掌握不透。如果学生观察不到的实验细节以视频或Flash动画等形式播放,利用视频播放器放大或放慢等功能,可以放大物像,放慢实验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如让高一学生独立去做“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学生一般难以完成。怎么调节光圈对准通光孔进行对光、如何调节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的物像,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采用边看视频边书写操作要点步骤,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集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直观形象且生动有趣,可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突破所学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的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增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教学时,可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且不易理解的知识;在教授“神经调节”一节中的“兴奋的传导”这个教学难点时,教师可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从而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在免疫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和定义,在教学前先用计算机技术或投影仪将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特点及形成过程做形象地演示,教学时学生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生物也不例外。高中生物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各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为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奠定基础,以便达到“整体式”学习的目的。在对各个章节小结或多个章节总结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教材各个章节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图示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其条理清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现在高考更重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一道试题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内容,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把各个章节的内容显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整体式”学习,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固其根本、触类旁通。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学生掌握好高中生物教材知识是最基本的。各章节知识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去解答一些综合性的生物试题。比如“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必修的一个重要探究性实验,也是每年高考内容的重点之一。笔者讲解时,先让学生思考:一是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是多少;二是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然后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短视频、Flash动画、图片等,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起来轻松愉快。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既遵循了生物新课改的教学规律,又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用好、用活、用巧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