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解运用内因外因辩证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

2020-12-17 19:14雷,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

王 雷,刘 重

(1.吉林警察学院治安系,吉林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130022)

多年的中学和大学教学工作实践,使笔者体会到:要做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需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虽然是教育工作的一个老话题,但围绕这个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着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在教育工作这个阵地上,它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某一目标的原动力。[1]

毛主席的《矛盾论》,在全面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后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内因和外因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联系教学工作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结论:首先,从教与学的关系讲,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要通过学而起作用。光有教而没有学,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更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的认真教要建立在学生自觉学的基础之上。这说明,教育工作者要完成教学工作,除了做好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思考如何通过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其次,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讲,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外因,而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则是内因,教师的循循善诱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醒悟、自我奋进而起作用。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能够背起书包走进学校、坐进课堂,就表明了他们对求知的渴望。这种积极性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是否能够坚持长久,取决于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自身。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是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宗旨和初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学生家长的企盼和心愿;让一代代年轻人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和精英,是国家和整个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出人头地、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则是每一个学生梦寐以求的夙愿。而事实上,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较好地完成了学业,实现了人生的目标;而也会有另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甚至半途而废,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下决心加以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个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一以贯之地努力完成学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本身共同努力,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负有更重要的责任。

外因没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的徒劳之手,并没有真正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教育工作者常常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其实,这里有一个最朴素而又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是件美事、乐事。著名国学大师翟鸿椉讲过这样一个观点:学习本身是件乐事,过去,我们经常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甚至用“头悬梁、锥刺股”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没有道理的,学习怎么能是苦事呢?《论语》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的观点告诉我们,让学生通过引导帮助,从思想和感情上认识到学习是件美事,当作乐事来对待,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产生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稳定,也事关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集很多教育工作者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教师在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应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是采取有效方式、正确方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怎样帮助学生把自发的学习热情提升到更高、更理智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提升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种提升,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把盲目上升为自觉,把朴素的热情上升到理智的理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除了较好的师资队伍和严谨治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他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远大理想教育。学校举行校庆和所有重大活动,包括召开学生家长会,都要大力宣传学校发展的光辉历史,通过对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在各地、各个岗位建功立业情况的介绍,让学生和家长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尤其是使在校生不仅仅满足于拿到一纸毕业文凭、找份安逸的工作,而是树立为国家发展出力、为民族振兴献身的远大志向。这种做法对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在部分学校,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妥、工作方法的不当,往往不是有效地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让已有的积极性发生逆转,甚至出现自甘放弃的情况,结果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汲取这一教训,作为教育工作者,善于发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将这种积极性加以提升,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把握重点,因势利导,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既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就应该勇于面对这一课题,并加以认真探索和研究,找出其中可循的规律性,以期不断提高这方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个老问题,也可以说是教育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极其广泛,而又永无止境。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着眼,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把这种爱国之情上升为报国之志。我们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来,从大处着眼,就是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把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而奋斗,作为根本方向。总体来说,每一个思想健康的青少年,都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把这种爱国情怀永远保持下去,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变为报国之志,是教师的责任,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点。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他们的报国之志;通过大讲中华民族兴衰史、奋斗史、复兴史,帮助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强化担当意识;通过大讲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巨大变化,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理念,增强发展意识;通过大讲国家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帮助学生坚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读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报国之志的形成和坚定,必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不竭动力。

第二,把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追求同实现民族复兴的革命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每一个有志的青少年,在内心世界中,都具备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欲望。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积极因素,但对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这种追求往往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和脆弱性,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他们做出放弃的选择。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把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追求,同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革命理想有机统一起来,是学生思想教育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二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把实现个人理想同时代、同革命进步理想相统一的过程和经历,而真正为时代和社会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典范。钱学森、黄大年、郑德荣等当属于他们中的楷模。有鉴于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于,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思想情绪上经常闪耀的,包括那些稍纵即逝的积极因素,并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使之不断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有效促成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追求与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革命理想有机的统一。[3]

第三,发现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其引导和提升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上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都十分重视和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有一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问题。在与各类学生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图虚荣、爱面子、争强好胜的思想情绪,包括受长辈思想影响所产生的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光宗耀祖意识。过去我们常常把它当作错误的东西加以批评甚至批判,其实客观来说,这些思想和情绪都是具有积极因素的,从这些思想情绪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上进意识,而这种上进意识,只要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完全可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思想意识和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一般将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停留在盲目和短视的水平上,直接影响到其热情的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一种是任其发展,有走到狂妄自私的个人主义、个人奋斗方向去的可能。特别是后一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不能使之成为努力学习的动力,还有走向人生反面的危险。将这些带有积极因素的思想和情绪,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和提升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和消除其消极的一面。青少年的可塑性,决定了这种有效引导具有较高成功率。我们习惯说,教育工作者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引导的工作,正是塑造的过程,引导、塑造的工作,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成就所在。除此之外,我们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要注意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经过各方面努力,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4]

第四,在学生之间广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积极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环境。经验告诉我们,在学校和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经过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如何在学生之间点燃希望之火,激起他们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赶帮热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学问和本领。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对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及时准确地加以讲评,表扬好的,激励差的,无疑会对学生积极上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方面,作为教师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取挫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不但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立情绪,直至走向我们所期望的反面。按照“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逻辑,学生之间,彼此既是同学,也可以相互为师,引导得法,他们之间又都是“思想工作者”,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再到知识掌握,都能够做到互为师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提高。作为教师,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同学之间的借鉴与促进,在一定程度上将起到教师的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这种氛围一经形成,就能够收到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效果。

三、建立有效载体,采取有效途径,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工作落到实处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全过程的首要任务,也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这方面工作、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要结合课堂教学,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融入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无论是理科教学还是文科教学,都离不开人物和事件,离不开政治性和思想性,离不开阶级性和民族性。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只要从思想观念上十分明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就完全能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讲解,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求知的欲望。使我们的三尺讲台既成为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讲坛,又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强大阵地。[5]

第二,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思想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包括通讯手段的升级和普及,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和复杂。家庭生活的变故、情感上的波动、西方国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入和影响,都会促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产生多方面甚至是突如其来的变化。加强学生思想工作,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情绪的变化,使思想工作实现及时有效的跟进。要针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课堂教育和个别谈心交流等方式,让思想工作入脑入心,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在解决各种思想实际问题的同时,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的责任,实现三者教育的协调共振、有机结合,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有效途径。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学校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搞好协调沟通,及时把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反馈给学生家长,使他们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积极配合学校,通过耐心细致的家庭教育,解决好学生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包括党和政府组织开展的清明祭扫烈士墓、大型公祭活动等,把社会上那些健康向上的思想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灌输到青年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去。要注意抵制和消除社会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教育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社会场所和娱乐活动,帮助学生分清真伪,区别优劣,辨明是非,筑牢思想防线。只有做到这三个方面教育的协调一致,才能更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情绪,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有利于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才能更有利于巩固发展教育成果,实现教育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6]

第四,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和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不断拓展学生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利用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国家举行的重大庆典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发展蓝图、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为国家民族发展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担当意识;选择适当内容,开展主题日活动,让学生通过写日记、谈体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帮助学生打牢为民族复兴而学、为国家发展出力的思想根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通过夏令营、开展社会调查、旅游观光,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在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使他们不断增强传承历史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时代责任感。要充分发挥校园内外阅览室、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读书兴趣,在知识的求索中,努力培养高雅、良好的道德情操。当今,信息网络日益发达,所有学生都身在其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遨游网络空间、自得其乐的同时,从中吸取丰富的政治和知识营养。

总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社会主义教育,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这一探索中,我们要努力把握正确方向,选择适当的方法,实现良好愿望与实际效果的统一。要针对时代特点,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中发现和掌握其内在规律,把我们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坚信,随着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校的思想面貌和教育质量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我们的教育工作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调动学生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