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楠,杨雅迪,张海潮
(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主体,其创新创业能力将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加快相关产业改革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都缺乏体系性,也鲜有从产教融合的视域进行研究。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型人才供给教育机制,形成校企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育人模式,促进高校教育成果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协调,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实践领域的改革任务。
为推动产教融合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意见。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校企为主体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2017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2018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2019年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鼓励校企合作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产教融合是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专业增设转型、教师队伍转型、校企合作形式转型等一系列工作的复杂工程。目前,高校日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新认知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提升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素质教育全过程,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引入校企双主体评价体系,高校检查评估课程建设是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高校教育成果是否与企业转型升级相协调等,企业检查评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是否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否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评价反馈顺利实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产教融合各主体及时获知考核评估结果,并在合作过程中积极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高产教融合效益,使校企积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课程体系是各类课程要素以合理关系、恰当比例排列组合形成的动态系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以讲授传统理论知识为主,缺乏沙盘模拟、实训项目、实验活动等教学形式,未能协调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比例,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提升。[1]第二,由于产学错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用人要求不匹配,未能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并根据产业、市场、企业现实需求及时调整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比率。第三,高校对行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流程了解较少,其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先进信息技术和前沿学术成果,未能有效融入大数据、多媒体、即时通信、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信息手段,降低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相对于学生拥有更多知识、经验、方法和技能,占据课堂主体地位。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产教融合模式随之兴起,但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采用“一元化”、“模式化”方式教学,忽视学生自身特点及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机会,只有一味地去适应,学习动力不足。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不平等,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的简单过程,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等教育要能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无法适应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产业与教育二者融合发展机制欠完善。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模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目标不一致,未与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特点相适应,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兴趣不高、实践操作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对其重要性认知不到位,缺乏长远规划,积极性不高,使产教融合失去实际意义。政府缺乏激励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政策措施,发挥的作用较为薄弱,未能协调二者关系;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理解不深入,不愿花费大量资金、资源培养学生,只为学校提供用人标准,并未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使得产教融合流于形式;高校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产教融合深度不足,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造成教育质量滞后局面,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快速掌握知识、更有效提升能力,构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多元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都有创新创业教师,但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力量匮乏,未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团队。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主要由校内相关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兼任讲授理论课程,缺乏创新创业团队中站在理论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调适、凝聚辐射等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与行为方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创新意识与创业热情的氛围不强,[2]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完善。一方面,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不足,校园景观设施中缺乏创新创业元素,校园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趋同,缺乏根据学校自身实际与发展环境制定的制度与活动,无法体现学校整体定位、学科专业发展前景与区域产业特色,其文化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学生、教师以及高校管理者未树立产教融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对即将毕业学生的短期培训或国家政策制度要求,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这样的认识远远没有触及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忽视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其课程链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对于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而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实战技能。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产教融合发展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的课程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理论教学包括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理论教学。课内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应结合本专业特色,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和设计,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时代、企业、经济社会要求,及时优化理论课程设置。课外理论教学可以以创新创业讲座、知识竞赛、专题交流会等形式开展,既巩固课内理论课程中的知识和经验,又起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作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应贯穿于理论学习中,打破教学与工作之间限制,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主要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方面要积极与相关产业或企业共商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孵化基地、合作项目等,充分了解产业特点,观察企业内部运转结构,提前帮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模式,加强学生由单一的校内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到产业与专业相融合的综合实践,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3]
产教融合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次培养,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驱动战略人才供给的良好教育生态,形成人才链,保障高质量创新创业人力资本供给。
着眼学生水平差异,实行学生分层。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所招收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都有较大不同,导致高校学生自身素质存在明显差异。高校要针对不同生源实行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学校自身学生特点分为学术理论型与实际应用型、专业人才与通用人才等等,采取不同培养方案,满足不同素质学生的发展要求,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采集整合学生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水平、学习情况、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利用大数据技术匹配学习资源,设计层次化教学活动,实现个性化定制学习,针对性教育学生。
加大产业链各参与主体重视力度。政府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出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相关支持政策,扩大创新创业资金投入比例,促进各要素合理配置。企业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包括高校、社会、政府在内的良性互动链,[4]实现资源充分、高效整合利用。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5]积极对接区域产业经济规划布局,按照市场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与人才需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整合优化校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设立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培养或引进创新创业学科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邀请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定期对校内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交流,完善改进自身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机会,鼓励校内教师外出参加学习或与企业合作项目参与企业经营过程,紧跟创新创业前沿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讲授与科学研究,企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更大优势,高校应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加大行业产业参与力度,要校内校外协同互助,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进校外力量,聘请优秀企业家、创业者、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校内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实效性。
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搭建创新创业载体,深度挖掘校园人文历史遗迹,科学规划创新创业文化景观、标志性符号或经典性元素,如设立具有创新性的浮雕、石雕。在校园显著位置制作鼓励创新创业标语条幅等,营造积极奋斗、创新求进氛围,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创新创业学习中。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打造包含学校创新创业发展历程、创新创业模拟办公等在内的创新创业体验区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创新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及专业实际发展情况,凝练行业特色与地方特色,寻找高校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点,在校园物质文化设施建设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使学生更直观了解本地区特色,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本身的教育价值。
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当今时代,网络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又深刻影响日常生活。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自媒体相融合,扩大宣传路径,多渠道讲解国家、地方、高校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措施办法。通过校园LED屏、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手段宣传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倡导“永不言败、创新求变”的企业家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6]
构建“四链”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制度,健全容错机制,充分发挥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各自作用,同时推动四链有机协同、动态耦合,系统循环演进。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产教融合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着手点,在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然而,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融合机制、师资结构、校园文化方面改革力度不大,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为解决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财经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的现实困难,高校需围绕培养“创意人(创新者)、行动人(创业者)、协同人(支持者)”的新型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内部联系,以产教融合为载体,构建“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链条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有效培养财经类创新创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