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基于分层走班教学的方式

2020-12-17 15:5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初级中学陈炜炜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三角形分层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初级中学 陈炜炜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因此延伸出很多新型教学方式。分层走班教学方式即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水平而出现的教学方式。通常一个年级有3~4 个分层班级,但分班并非固定,初中数学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班级,整个过程遵循学生自主意愿。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抽象性,运用分层走班形式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

一、合理划分教学对象,提升分层走班教学有效性

毫无疑问,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是初中数学教师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方式的首要步骤。教师在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特征、学习态度等多重因素,重点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分析数学周考、期中考以及期末等多次成绩,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等层次,为后续分层走班教学做好铺垫。

二、合理划分教学目标,提升分层走班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实施分层后就应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毫无疑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更能为分层走班教学做好铺垫。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习目标也会存在差异。对此,数学教师可巧用信息技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即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

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课为例,数学教师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教学目标,其中,针对数学基础较差和学习能力偏弱的学困生,需让此层次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间的关系。针对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生,需要此层次学生掌握数学教材中针对该章节提出的知识点,尝试脱离教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熟练掌握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等知识。对于数学基础牢固且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而言,要求该层次学生能独立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体会类别数学思想,同时结合已学的知识对学校教学楼高度进行测量,锻炼学生应用已有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分层走班教学有效性

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时需要调动大脑思维,教师采取分层走班教学时也需注重教学内容特征,使教学方式紧贴学生学情,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完成学生分层后可尝试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分层,即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主要围绕某一章节重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视频,将课件中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多个级别,再结合分层走班形式逐层分享,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关键期,尤其初中数学和小学阶段相比更具有抽象性,教师应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实施分层,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直观化和形象化展示知识推理过程和相关知识内容,其中,针对学困生班级可适当调慢速度,中等生可放大细节、稳中推进,优等生则可拓宽视野。

以《全等三角形》一课为例,大部分初中生都很少能站在感性角度认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两个三角形经旋转、翻转、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课件,所有层次学生可将视频拷贝到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当中,优等生可正常观看,中等生在观看时可适当调慢速度,学困生在观看时可搭配趣味游戏,目的在于增强对图形的感知能力,便于更好地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对教学方式分层,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均能站在感性角度认识、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录制难度、要求等均有所不同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随时观看,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分层走班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班级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过于倾向优等生,而忽略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现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掌握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学习,更尊重学生学习意愿,激发学生潜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三角形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雨林的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