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蒲西小学 邵新建
数学的本质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提高,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新式课堂,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多元化的方式,将数学还原最原本的生活面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实际中思考数学问题,学会从中感受数学的学习韵味。
“生活化”数学课堂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积极寻找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话题是开展课堂学习的良好开端,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结合数学知识引入实际数学应用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地思考当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长度单位”,如:父母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记录下我们的身高和体重,身高的单位就属于长度单位。再比如,生活中所看到的桌子、椅子等家具,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测量来确定尺寸,而测量的单位也是属于长度单位。接着,教师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以及这些长度单位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在换算时有什么样的技巧。最后结合数学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应用。比如,教师以这样一道题引入:“随着开学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桌椅数量不够。由于学校教室空间有限,学校决定将双人书桌更换成单人书桌,请你以现有的书桌为例,测量书桌的长度、宽度、高度。”教师以实际应用题导入,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情境模拟课堂是新式课堂必备的模式之一,但并不意味着适用于所有的年级和所有的学生,教师在采取情境模拟课堂时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先观察最适用于学生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上适当地导入生活中常出现的情境、模拟对话以及角色,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数学。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情境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以及独立思考的意识。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面积”的相关知识时,以生活化情境进行导入,在导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考的积极性。比如,教师以这样一个生活化情境导入:“王伯伯是个优秀的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王伯伯决定再次开垦一块地,已知开垦的菜地长26 米,宽35 米,求这块新开垦的菜地面积。”教师通过这样一道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道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题干中所提示的内容求得面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思维启蒙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上更需要教师适时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模仿、效仿教师的做法,久而久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为自主学习和思考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寻找它们之间的浅层联系和深层联系,学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为简单的数学知识,用直观的视觉理解数学问题,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时,需要采取思维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当教师向学生提到“百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几张图片增加学生的印象,这些图片来源于生活中的超市、商场打折或者商品降价,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定的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和学过的什么知识相关?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小数,教师提示小数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即分数,当提到分数时,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这样的方式,从百分数的概念思考其本质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之后,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从学生的基本兴趣出发,不断引起学生注意力,逐渐培养学生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意识,使得其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重新认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定位,学会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数学,活力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