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 施 娟
课堂被称为教学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该做什么,非常值得思考!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训练,课堂训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过程,这个运用又是在教师的设计与组织下进行的,决定着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水平,因此一般认为课堂训练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数学的相应原理和计算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与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那么,作为初中理科代表的数学学科,当前的课堂训练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从现状、策略与展望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训练进行观察,需要教师具有比较全面的视角,这里所说的全面的视角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从当前评价角度来看,要认识到初中数学课堂训练有着明确的应试指向,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学校和教师个人教学生命线所在;二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要认识到若完全拘泥于应试,则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难以真正得到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切实的培养;三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当前初中数学的课堂训练应当建立起核心素养的训练思路,应当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在知识运用及训练的同时保证核心素养能够落地。
基于这样的思路去梳理课堂训练的实际,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现状,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以题目训练为主要形式的训练方式,与此相对应的是,另有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强烈的反感,这就形成了课堂训练中学生分化的现象。这个现象引发了笔者的重视,因为这个现象其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很难表露出来,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形成这样的训练心理是有原因的,部分体验到数学知识运用成就感的学生,往往喜欢解题,这可以从学生在攻克了难题之后兴奋的表情中体会得到;而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非但没有这种成就感,还有深深的挫败感,这会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动机,从而导致数学知识学习与课堂训练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训练还呈现出急功近利的情形,很多教师将一些数学中考的原题直接拿到新课后面进行训练,看起来贴近了中考,但实际上学生在新学了好多知识之后,立即去做这些题目是有很大的思维跨度的,这个思维跨度会导致学生在训练的时候遇到许多障碍,尽管这些障碍在教学中可能被教师化解,但是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数学难学的印象却难以消除,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或者说认识当中,那学生就会形成数学学习的阴影。所以说这样的课堂训练也是值得商榷的,本质上这种课堂训练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又或者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所确立的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不对学生因材施教,而采取大一统的方式,最终只能是用粗放的教学导致粗放的结果。
注意到这一现状之后,笔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思考与处理,也获得了一些突破,下面进行详细叙述。
针对上述分析,笔者以为,无论是为了强化前一部分学生的成就感,还是为了激发后一部分学生的成就感,都必须在课堂训练中高度重视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课堂训练的重点之一应当是让学生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规则去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问题的呈现应当遵循由易至难的原则,但教师同时要认识到,由易至难的背后应当是学生解题自信的逐步培养。具体训练思路可以是:
第一步,全等三角形判定法则的直接运用,即给学生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直接选择使用哪一种判定方法。这一步强调直接判定,旨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判定直觉,虽然看起来学生花时间不长,效率不高,但这个时间还是应该花,尤其是从面向全体的角度来看,这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奠定动机基础。
第二步,进行分层训练。这一步非常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之间肯定会表现出差异性,注意到这个现实,就会认识到分层训练的价值。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中,除了上面的基础性层次之外,还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层次:层次一,判定法则的简单变化,如在“边边边”的运用中,变化为直角三角形就可以结合勾股定理;层次二,判定法则的复杂变化,如通过两次甚至多次证全等,以建立最终需要的等量关系等;层次三,操作性数学训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画图去得出全等图形,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先在大脑中构思,再借助于判定法则去判断自己的思路,这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事实证明,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自己的成就动机,这就激发了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较好的课堂训练效果。从分层训练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三个层次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设计显然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而且事实也表明,当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真正能够切实感受到由易到难的知识,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进步,那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他们希望在训练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因此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训练的价值不言而喻,课堂训练的要素也非常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可以说是课堂训练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甚至还有牛鼻子的作用,抓住这个牛鼻子,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训练的全程中都有收获、都有热情。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课堂训练,教师要意识到练习的价值,需要教师用专业智慧和教育机智来挖掘、优化其中的价值,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展望未来的初中数学乃至于整个理科的课堂训练,教师还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在接受训练过程中的成就心理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形成沉浸于训练的动力,这才是提高课堂训练效率的根本途径。
未来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组合,品格与能力的形成也在于课堂,在课堂训练中激活学生的心理因素,那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有事半功倍之效。将课堂训练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理解,笔者以为非常符合当前的数学教学,不可否认的是,只要考试评价的方式存在,课堂训练就有着很明确的应试指向性,同时,核心素养是国家层面提出来的教育纲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的研究表明,核心素养的落地是需要切实有效的途径的,这个途径是什么?笔者以为课堂训练就是一个重要途径,课堂训练原本就是教师非常重视的事情,将这种重视与核心素养联系起来,让教师在重视课堂训练的同时还重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可以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与课堂训练结合起来,于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展望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训练和核心素养的天然衔接,让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在核心素养的阳光照耀之下,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