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冬梅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要让垃圾变废为宝,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园将垃圾分类与幼儿园课程有机结合,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垃圾分类的直接经验,提升了幼儿园课程的现实意义。
我园地处农村,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社区为每家每户都设置了一蓝一灰两个分类垃圾桶。对于这样的变化,幼儿们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为什么放两个不一样的垃圾桶?它们有什么用?”追随幼儿们的兴趣,我们在大班开展了“垃圾分类”项目活动。
我们先确立了“垃圾分类”项目活动的预期目标——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完整参与了“设计问卷→认识四色垃圾桶→采访环卫工叔叔,积累垃圾分类知识→在一日生活中尝试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垃圾→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进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过程。在采访环卫工叔叔的环节中,幼儿们通过小组讨论预设采访的话题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记录。“垃圾车是四种颜色的吗?”“垃圾被运到哪里去了?”一个个问题让环卫工叔叔应接不暇。当他们自信地拿着自己设计的海报进入小区宣传时,社区的爷爷奶奶都一致给予了肯定。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我们立足于幼儿学习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需要和特点,适时、适宜、适度地给予支持和引导,努力做到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建构和经验的积累。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存在方式。我们尊重幼儿好动、好游戏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将垃圾分类的教育内容巧妙镶嵌其中,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探索垃圾分类的知识,习得垃圾分类经验。
建构游戏中,“超市”柜台上摆放着洗干净的饮料瓶、月饼盒、糖果罐……废旧材料成了幼儿最好的建构材料。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幼儿逐渐体会到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初步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在益智区,幼儿们拿着绘有各类垃圾的小卡片,一边讨论一边把它们放进用薯片罐做成的分类垃圾桶;在投放垃圾遇到疑问时,他们查阅自制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在反复的操作中,幼儿们逐渐学会了正确投放垃圾。
在音乐区,幼儿们平时收集的废旧盒子、瓶子、袋子成了主角,他们尝试在里面添加不同数量的小石子和豆子,通过敲、拍、摇等不同方法感受音色的不同,并配合着图谱,进行别开生面的演奏表演。这种“变废为宝”的创意活动,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了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成就感。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
在一日生活中,总避免不了会产生各种垃圾。每天,我们让幼儿将自己的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桶中,如果投放错误,班级的小小监督员会进行提醒并要求重新投放。对于日常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幼儿会主动将其分类投放进班级的课程资源回收箱。有的班级还会发动幼儿将有香味的果皮收集起来,再引导幼儿们一起制作果皮酵素、果皮香包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经验应用到生活中,不仅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还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能。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园共育极为重要。我园多次邀请环保专家入园开展垃圾分类讲座,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亲子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等多种有趣的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家长言传身教,和幼儿共同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园的垃圾分类课程让幼儿们在生活中产生问题,并在实践体验中收获经验,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