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实践
——以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为例

2020-12-17 11:33吴菁华张志忠曾黎辉杨碧云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遗传学园艺植物

吴菁华,张志忠,曾黎辉,杨碧云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从2007 年开始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设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首批评审资助了100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计划在全国高校建立1 000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018 年教育部审核认定了首批201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本科教育的“四个回归”,本科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以本为本”和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抓手,对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教师队伍、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有助于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推动教学内容和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2-3]。教学团队建设一般以课程群建设为平台,以教学内容和教法改革为途径,立足教学实际,推进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这是多数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证明以课程群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4]。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组建了果茶教研组,1985 年成立了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教研部,开展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该文将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群为例详细阐述园艺学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思路,总结实践经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和讨论。

1 园艺学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组建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教学团队、设施农业工程教学团队、果树课程群教学团队等6 支教学团队。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包括普通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观赏植物育种、园艺植物育种各论和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等课程及其实验,课程间相互融合。通过课程群建设,删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后重新分解形成新的体系,实现整体大于各门课程之和的目的[5]。以课程群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内容、课程间有序衔接,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由6 名骨干教师、1 名实验课教师,2 名研究生助教和校外有关企业专家、第一线技术人员等组成。团队成员年龄、学缘结构和职称组较为合理。相关骨干教师专业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和教学工作相关生产实践指导和社会服务,且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承担了该学科主要的教学任务。校外有关企业专家、第一线技术人员纳入教学团队,极大地丰富教学团队组成,有利于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结合。

2 园艺学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教师素质直接决定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团队的运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2.1 教学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组织团队老师开展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老教师传授给年轻老师的不仅是教学经验,对于育种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教师还要传授年轻老师实践经验和生产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现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年轻教师接受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较强,年轻教师以开展学术讲座或报告研究前沿的形式介绍给整个教学团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年轻教师利用教学工具的能力较强,学习教学新方法、新理念,这些都能大幅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效果。

2.2 推动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教师学习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新模式如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施步骤,这些都需要学习才能了解和应用。每年选送教师参加教改培训和交流,教师掌握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福建农林大学和园艺学院在本科生教学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以教育教学方法讲座、教学工坊、教学名师公开课等方式开展了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探讨。经过学习和培训,教学团队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课程,应用新的教学手段,线下教学多数采用翻转课堂,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雨课堂”,课前课后跟踪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2.3 丰富教学团队组成

将研究生纳入教学团队,探索研究生助教协助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如对分课堂或翻转课堂等,多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了一些弊端。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大幅减少,对学生自学要求明显增加,对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定不利影响。以遗传学为例,学生往往难以充分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进而影响自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导致教师的课堂互动越来越难以开展。要想充分发挥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学生课前预习的解惑和课后的答疑工作就尤为重要。这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因受众人数多,且多为大班上课,一般在100 人以上,单靠老师去完成不太现实。而研究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稍加学习,就能有效开展该项工作。同时,这对研究生也有一定益处,既可以增加教学实践的经验,还可以教学相长,丰富研究生的知识,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2.4 科教结合,提升团队教师学术水平和教研能力

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实践,鼓励团队成员参与“产学研”结合。遗传理论发展较快,近年来新理论、新方法较多,如化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等。团队所有教师都组织到相应的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提高学术水平,将新理论应用到团队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教学团队的每位专任老师都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展了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科研工作,并且将新科学研究成果带入教研活动中,转化为教学资源,发散到课堂,实现科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3 课程内容的建设和改革方法

课程内容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载体,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必须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施并加以检验。教学团队建设要从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程入手,把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教改研究。

3.1 根据遗传学和育种学特点, 建立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

以“园艺植物育种总论”课程为核心,科学整合专业基础课“园艺植物遗传学”、专业核心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与“园艺植物育种总论”,专业选修课“园艺植物育种各论”、“观赏植物育种”和“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等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组成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群。“园艺植物遗传学”是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是育种学的基础;“园艺植物育种总论”讲授的是培育新品种的一般性原理和方法,是遗传学的理论应用;“园艺植物育种各论”、“观赏植物育种”和“园艺植物良种繁育”是育种一般性原理和方法具体到园艺植物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紧密联系,组成一个课程群对于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精简学时,培育“金课”具有重要意义。

3.2 结合园艺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优化遗传学和育种学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更合理:遗传学和育种学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并且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不断优化,去掉重复部分,添加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学科前沿,使学生的知识能够符合现代知识体系,跟上学科发展,适应时代要求。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和实践教学,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要,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遗传学和育种学联系紧密,互为基础,将遗传学和育种学实验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将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遗传学和育种总论两门课实验合并,开设专业大实验课。如开展“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实验,将遗传学中的有丝分裂观察、减数分裂观察、核型分析等实验都融合到此实验中。

3.3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在线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在线学习模式逐渐流行起来。随着当前网络使用便捷性的不断增加,各种公共WIFI 的开放和智能手机的兴起等,这都为当前网络化学习奠定了基础。将“园艺植物育种学”建设成在线课程,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既符合当下学生学习新模式,又为线下(课题)互动教学如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奠定基础。

教学团队完善了“园艺植物育种总论”在线课程,包括教学辅导材料、参考资料、在线作业、在线题库等资料的补充。探讨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4 小结

在相关学科知识爆炸式增长和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往往难以充分满足现代本科教学的要求,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以园艺专业课程群建设为载体,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持续实施教学改革,将教师个人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奋斗,增强团队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遗传学园艺植物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园艺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哦,不怕,不怕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