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龙西中学 施家贵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解决。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充分调动智力因素促进大脑的高速运转,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探究性学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是培养现代公民和创新人才的需要,将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提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更关键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争取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让学生体验完成。这样学生会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对学习会更加主动、更加积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实验、猜想来体现真实的活动过程,进而进行验证、推理,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要想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价值,教师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只有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才会感觉到学习是应该主动的,而并不是在教师的牵动下完成的。当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建构,对于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在课堂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对其进行辅导,转变教学重心,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持续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典型例题是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它可以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应有学习的准备过程、解题方法的探究过程、思维的优化过程、解题经验的总结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典型例题-分组讨论-小组交流-结论引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掘例题的教学功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架梯搭桥,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层次、有步骤地向优化的方向发展。
例题的选择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环,依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精选例题,或在知识的联结点上选择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结合,可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题教学要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再进行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释疑等积极思维,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较、交流,找出不足和优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我们认为,数学教育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途径。所以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知识为其创设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从生活中去认识数学、发现数学,并懂得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探究兴趣,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数列、函数等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合理储蓄存款、保持货币增值等一系列与利率、分期付款有关的问题;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关系可解决高层建筑与阳光照射的问题;函数与数列极限可解决漂洗衣服的问题;线性规划可解决如何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问题;概率则可解决中奖机会等一类问题,等等。
定理、公式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而得到的,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痕迹,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进行研究创造的思维过程,体验探索的真谛。
“加强知识的整合、学科间知识的渗透、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探究能力的力度”是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一,适当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既能体现数学的基础功能和工具利用,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处理其他学科问题或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数学的思维方法推理形式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科学严谨的逻辑基础,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就应用了数学中的归纳和演绎方法;另一方面,数学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揭示的是一般规律,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化,如物体、分子、质点等,具有其特殊性。数学需要应用于其他领域而得到发展和丰富其内涵,其他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这一工具和思维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渗透,激发学生综合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将课堂完整地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论证能力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