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

2020-12-17 07:17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430000裴远阳耿亚男罗福玲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元产教校企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430000) 裴远阳 韩 磊 汪 洋 耿亚男 罗福玲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些文件提出“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等工作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产教融合始终是其重要任务之一。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资委等六部委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这些政策的出台说明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两者的教育类型不同,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更注重产教融合。近年来,各大职业院校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德国、美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育人模式——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2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从最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阶段过渡到“产教结合”阶段,再进一步提升至现在的“产教融合”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就是高职教育在坚持中国特色方面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融合了职业与教育的融合教育。职业教育不应是以学校为主体的“一元”育人模式,而应转向学校与企业联姻的跨界合作“双元”育人模式。在“双元”育人模式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方能知行合一。工在企业,学在课堂,只有坚持校企“双元”育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高职院校切实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育人质量的必走办学道路。

3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面临的困境

3.1 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中,学校应传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企业则应负责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综合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参与度不够,看起来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合作关系。学校仅仅将合作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企业也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并没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学校和企业应该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育人格局为目标,切实做到校企“双元”育人。

3.2 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育人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推进产教融合,采用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等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大多数学校仅停留在部分专业与部分行业的对接,没有实现全员、全方位的育人。因此,对于整个学校来说,缺乏系统的、完整的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与企业“一对一”的合作格局,也就是一个专业与一个企业相对应。在这种合作格局中,院校所有专业和所有合作企业之间是分散的、碎片化的,无法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所以,为保证校企“双元”育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必须要有多功能的教学云平台,从而实现政策共享、资源互补、共同培养、共建共赢。

3.3 没有形成命运共同体

在产教融合中,企业参与度不高,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缺乏主动性。产教融合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也经历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给产教融合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使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失去了原有的组织保障,企业与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企业的重心放在了经济问题上,并不关注院校的教育问题。因此,在产教融合中主动性不高。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要长久、高效地发展,学校和企业就必须重构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

3.4 “双师型”教师队伍短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普通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就在于高职教育需要的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体现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动手实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在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大多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他们一般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经历不足,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因此无法较好地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另一方面,现有的实验实训教师学历层次较低,无法承担理论课程的教学。所以,职业教育要发展,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模式必须改变,路径必须优化。教师在提高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合作企业可以给教师提供现场学习的机会;企业的一线员工也可以来学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要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能走产教深度融合的道路。

3.5 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与实用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实践课的占比较低、质量也不太高。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着重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跳出课本、动手实践,成长为明理论、会动手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的改革,为保证学生成功获取“X”证书,课程体系也应随之改革。学校单一的制定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下,学生也无法被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职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3.6 实训基地功能不完善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之一,而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基本组成之一。目前,大多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都存在设施老旧、维修不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实训基地的资源配置既要兼顾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还要合理配置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但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往往存在各个专业分配不均,相近专业也没有做到资源共享的局面。大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充分发挥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大多只是挂个名。校外实训基地更多地在企业生产中起到作用,并没有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做到统筹结合,产教并未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

4 校企“双元”育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重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应重构人才培养格局,彻底丢弃只有学校一方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旧模式。将企业和学校放在同等的育人主体地位上,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双主体”育人模式。企业应以“主人翁”的身份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全程参与学生教学,把握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4.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应支持每个专业群联合行业、企业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汇聚、人才培养模式 重新构建,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而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合作模式,形成资源互补、政策共享、共同培养、共建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切实可行。

4.3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和企业应准确把握双方的利益交汇点和结合点,责任清晰,义务明确。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新机制,高职院校积极为企业提供课程、师资等资源,搭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学习平台,构建分层次、分类型、全覆盖、立体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优质高效、精准有效且适应时代发展的培训服务。通过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与企业共同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联合行业企业共建高水平专业群,培养出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4.4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应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公开招聘。方案的出台,说明在以后的教师招聘中应从注重学历向实践经验方面倾斜,因为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科研课题也应是面对生产一线,为解决生产难题而产生的,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中更倾向于理论研究。具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并非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因为企业是与时俱进的,生产一线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也是持续更新的。所以,具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和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都应到生产一线进行学习,那么就需要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双向交流机制,让教师到生产现场去,让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院任教。最终,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为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支撑。

4.5 校企共建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依托专业群,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高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模块化的教学功能。校企共同研制课程标准,将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科学规范地融入进去。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等,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双重改革。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还应该体现职业性,并且与“1+X”证书中“X”证书的获取相融合,从而帮助学生获取“X”证书的同时,促进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职业能力体系。

4.6 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应优化实训基地功能结构,提高建设水平,在购买和配置硬件设备、教学软件时都应对标先进、适度超前,使得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科研需求。其次,应充分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互利互惠,双方受益”的原则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平台,使其既能够服务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也能服务企业生产。

5 结束语

在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培养主体,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师资队伍,院校和企业共同研制课程体系、共同打造一体化实习实训平台,切实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让企业自主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技艺高超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双元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模式影响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Android程序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