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存波 (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第四中学)
2007 年,刚到一所濒临撤并的乡村中学任教导主任,恰逢评选“教学质量奖”,学校分了一个“市级教学质量奖”名额、四个“县级教学质量奖”名额。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大调整及其管理的问题,关于教师考核的数据一无所有,评选制度也没有,如何确定获奖人员成了难题。最后在学校邮箱找到了当时的学生学业水平成绩分析,无奈之下,经班子研究决定以此为评选依据,确定获奖者名单。教师对于评选办法没有提出异议,但公示评选名单后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有失望的,有叫好的,还有漠不关心的。失望的是靠“感情牌”混日子,且此前已获得过不该属于自己的奖项的人;叫好的是默默无闻工作,且工作出色,但不曾和优秀沾边的人;漠不关心的是对学校评优绝望的人。经评选有位年轻的教师获得“市级教学质量奖”,第一次获如此“大奖”,自己都不敢相信;甚至有些老师说她,怎么这样的也能评上奖?我问他们,那什么样的该评上奖呢?按以往该是和领导们走得近的。通过这次评奖事件,让学校新班子明白了学校质量持续下滑而濒临撤并的一些原因。
还是那次“教学质量奖”评选,有两位女教师到教导处要奖,并哭闹了一场,理由是某领导说过的,这次教学质量奖有给她们的。这理由确实难登大雅之堂,怎能让教师信服。最后,学校班子还是坚持既定的评选方案,维持了评选结果。当然,后来工作中也遇到许多“会哭的孩子”,但更多“不会哭的孩子”更需要公平与正义,更需要有人为其服务与负责,庆幸的是,学校班子成员都是“真男人”,很自然,再会哭闹的孩子也不会“有奶吃”。
通过这一“评奖事件”,多数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学校新班子认识到了很多问题,这是值得庆幸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基于问题,学校从制度重建做起,为学校早日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从工作量、工作绩效等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工作量的考核解决了干多与干少一个样的问题,绩效考核解决了干孬与干好一个样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教师心理不平衡和敷衍塞责的现象。
常规教研形式化、虚无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因为管理者没有考虑教师的真实感受,没有从教师的真正需求出发加以引领和指导。要求教师做的,对教师来说往往是“年年岁岁事相似,岁岁年年果不实”。因此,开展创新实践与评价是破解难题的必由之路。如备课形式与评价的创新。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抓好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一环。然而日常检查中发现,教师为完成每周的教案数量努力的多,注重教案质量的少。为此,一是编印了“教案设计”专辑学习材料,指导教师如何书写有效教案,提高教案书写能力。二是倡导不同形式的备课的方式,让教师自主选择。主要方式有:活页教法、学法设计案,导学案设计,“网络备课+网络备课跟踪卡”,“书头备课+资源整合卡”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让教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备课,提高了教师备课的主动性与实效性。三是创新评价方式,从数量、完成率和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而且每周一检查并及时公布结果,尤其在质量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避免了上课与备课“两张皮”的情况,杜绝了为应付检查而课后补写教案的现象。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学校对教师考核由“浅考核”转入“深考核”,由“假考核”转向“真考核”。使考核结果成为教师找差距、补短板的依据,成为评优时教师最信任的“公平”。
让教师参与日常考核既是对他们的信任,又可以提高考核的信度。同时,减轻了教干的负担,更有利于增大考核过程的透明度,进一步减少教干与教师间考核与被考核的抵触情绪,更有益于教师看清差距、扬长避短,从而达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如让教师轮流参与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量化,从实践效果来看,并没有刚开始实施所担心的教师考核不认真、针对不同的人执行不同标准考核、考人严考己松等问题。其实施的关键在于:一是教干要和参与的教师共同吃透评价标准,在考核前达成共识,避免各自为政、固执己见;二要对同一项考核内容采用多人独立考核评价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偏差;三要把好质量关,教干要敢于提出质疑,尤其对于同一项考核内容,而不同考核人间量化分值偏差较大的,要采用合议协商再赋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与严肃性。只有这样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才能令教师信服。
把考核放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即可确保考核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还可有效发挥考核的评价、激励和促进作用。同时,避免集中考核的大工作量与遗忘性错误。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德、能、勤、绩”的全面而准确的考核,是确保评优能评出“正能量”的关键。如学校将教学常规考核放在教学过程中,每周一检查一总结并及时公布结果,不但可以让教师清楚自己的考核成绩怎么来的,而且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不足之处。每学期末搞一次评议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此时的评议并没有明确的使用意图,避免教师打出有针对性与有目的性的虚假分数,再去掉几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样核算出的成绩与教师的工作实际还是很吻合的,将这样的成绩运用于评优中,教师自然很认可。如有的学校在职称评聘时才进行评议,有意向者相互压低竞争对手的分数、向其他教师打招呼打高分等丑态百出,评议结果更是令领导头疼,评选出的人员也难以让教师信服。这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一是打击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二会破坏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甚至造成学校管理失衡、失控,使学校走向衰败。
“物以稀为贵,花以奇为美”,学校的评优亦是如此。记得刚到某校任副校长时,校长安排负责评选“校优秀教师”,并更换宣传橱窗里原有的优秀教师榜单。这对教师来说是件好事,对学校来说可以激励先进,传递学校“正能量”,但在召集年级主任们商定评选方案时,发现他们并不积极。经了解其原因在于,此前评定的宣传橱窗内的“优秀教师”,各年级评选人数差距太大,名额多的年级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优秀教师,致使有些不优秀的教师上榜;而名额少的年级相对更优秀的教师评不上。致使有些真正优秀的教师拒绝上榜,后来还有个别的“优秀教师”被家长所质疑,自己孩子在“优秀教师”所带的班级里,本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于是产生了想给孩子转校的想法,由此对学校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败坏了学校的声誉,而且抹杀了学校的公信力。因此,学校评优需要领导全面研判,莫一时兴起而大发“慈悲”,随意增加评优的名额,或厚此薄彼而降低评选的条件,这都是不坚持原则与底线表现,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破坏学校生态。
尤其在校级以上单位组织评优活动中,学校里的“能人”就会凸显出来,总有个别人绕开学校而获奖,这不仅挑战了学校制度的权威性,对于其他教师的打击也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学校在评优结果运用制度中明确规定:凡是不在学校公示评选范围内的一切证件,在学校评优、职称评聘等时,一律视为无效证件。这一制度的实施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某年评选县级优秀教师,学校分了两个名额,但在下发证书与文件时,有五名教师在列,曾引发争议。但在当年的职称评聘时,不予赋分,至此也平息了教师的“失衡心态”,进一步净化了学校生态。
靠物质奖励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往往不会持久,必须靠不断升级的奖励来提供前进的动力,教师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物质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最致命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个无底洞,就算你想要急刹车,那也是风险相当大的,弄不好“车毁人亡”。但适度的物质奖励还是要有的,要让其成为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就像一道炒菜,“物质”奖励仅仅是其调味剂,少而适量方能味美,教师吃着才会舒服;“精神”激励才是这道菜的精髓。
学校中往往有少部分人,干点自己分内工作,都会厚着脸皮邀功要赏,形成干工作前先谈条件的恶习,这都是“物质”奖励不当造成的“后遗症”。学校教干要善于从“精神”层面上激励教师,以教师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安排工作,要表达一个意思有不同说法,也有不同的语调与语气,总有一种或多种是易于教师接受的。评优亦是“精神”激励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学校每学年末都要进行“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颁发证书,获奖者在职称评聘时可以累积加分。这对于不需要“分数”的教师是一种荣誉,是对其工作的肯定,而对于需要“分数”的教师,更是一种目标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