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探究

2020-12-17 02:29:24尤婷婷
广东蚕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微贷款融资

尤婷婷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探究

尤婷婷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主要推动力量的小微企业创造了良好发展空间,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得到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良性发展。伴随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规模的扩大和网络融资渠道的扩展,相应风险也不断浮现。只有在提高融资水平的同时有效应对风险,农村小微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小微企业;融资;风险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各项事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村的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水平以及广大农村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收官之年,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小微企业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动力源泉。农村产业振兴发展,才能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形成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由于农业资源本身具有分散性和周期性特征,只有充分调动微观主体即小微企业的能动性,才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1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离不开小微企业这一重要的基础经济体,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社会就业率、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安定、活跃市场经济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认可,关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融资问题是目前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1)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存在。小微企业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内源融资能力十分有限,由于初始资金不多,缺乏固定资产,不具备专业性,行业竞争又很激烈,很容易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急需外源融资来缓解压力。但2018年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比重高达43%。因无法获得所需资金,使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受到制约,乃至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即使能够获得融资的小微企业也面临着融资成本高所带来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的问题[1]。

(2)网络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得以拓展。如今,金融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不断涌现,为这些从传统金融机构中难以获得融资的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平台、P2P网贷平台、众筹融资平台以及银行网络平台贷款产品等都一定程度上使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有所提升。网络融资相对传统融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网络融资以线上方式进行,融资效率得以提升,有利于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在黄金时间内及时获得融资;二是网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利于资质较好的小微企业顺利获得融资;三是云计算等技术降低了信息搜集、信息处理成本,简化贷款程序,节省交易费用,从而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3)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一系列相关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扶持,金融对于实体支持经济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信贷结构完善升级,大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流动性需求。以辽宁省统计数据为例,在贷款规模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省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1.5%、25.1%和 67.9%。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辽宁省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5%,超过全部贷款10.8%的增速,达到12 692 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达21 930 亿元。同时,新形势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趋于下降。LPR改革政策与信贷政策落实推进以来,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5%,达13.5万亿元,增速同比提高 3.4%。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964 万户,同比增长21.8%。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6%;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6%;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2%;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64%,贷款利率水平照以往历史数据相比均不同程度有所降低。数据中企业贷款利率罕见地低于住房贷款利率水平,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初见成效。

2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风险

通过上述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微企业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融资成本方面均有所改善,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渠道正在逐步拓宽。这归功于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的实施。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性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繁荣稳定至关重要。未来,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实与推进,一直以来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有望进一步得到解决。伴随小微企业融资规模的扩大,相应的风险也不断浮现。不可否认,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水平普遍偏高。以往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生存期限平均在3年左右,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这个周期可能会延长。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为他们提供融资确实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成本。同时,在融资问题上,随着融资规模和网络融资渠道的扩展,小微企业也会使自身陷入一定的风险,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用风险

未来,伴随小微企业信贷规模的扩大和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一些小微贷款享受了优惠的政策福利,可能导致套利行为,有些小微企业面对利益的诱惑不再专注于企业经营,而是寻求短期利益,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导致信贷风险上升,还易于引发道德风险。另外,网络融资渠道的丰富,一方面简化了贷款流程,另一方面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门槛。如果互联网融资平台在信用评价体系、风险指标设计等方面不够完备的话,不利于保障贷款的安全性。同时,对于通过网络平台申请融资的小微企业来讲,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可能使其在融资平台、贷款产品的选择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对于贷款条款的不熟悉可能导致其无法按期偿还借款,产生不良记录,进而影响自身的信用等级,增加企业未来的融资难度。更有甚者受不法分子欺瞒,陷入套路贷和债务困境,难于脱身。

2.2 经营管理风险

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管理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决策的专业性。获得融资后若不能很好地发挥资金作用,盲目扩大企业规模,或者项目经营管理不善,不能适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小微企业陷入不良的经营状态,到期无法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由此引发的小微企业账户冻结、资金链断裂均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另外,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家族式经营模式等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企业信誉不佳,给资金借贷双方带来风险。

2.3 网络技术风险

当前,出于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小微贷款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更多是以互联网线上方式进行,这就要依托于现代的网络技术。互联网本身存在较大的风险,金融行业自身也存在难以规避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金融模式,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潜在的风险。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进行账户金融交易时易容被病毒、黑客攻击,或者被网络诈骗行为所欺瞒,小微企业资金安全性受到威胁。特别是一些互联网融资平台处于运营初期,系统建设不完备,存在很多漏洞,对于风险的识别和防御能力较差,使小微企业暴露于融资的网络风险之中。另一方面,网络融资平台信息化大数据的应用,虽然带来效率的提升,但易于导致信息泄露或者信息被恶意篡改。信息泄露的风险,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便,甚至导致关键信息、核心技术外泄,对小微企业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网络信息被恶意篡改则会影响借贷双方对于融资项目的判断决策,无法反映真实状况,风险分析与实际情况脱轨,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2.4 政策环境风险

国家和地区的融资政策环境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关融资政策、环境发生变化都可能使小微企业陷入风险。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来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社会货币供应量减少,势必会影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资金供给不足风险加剧。对外贸易关系、关税、汇率等贸易政策变化,会导致部分小微企业成本上涨,销量和利润下滑,偿债能力受到影响,产生债务风险。从供应链金融角度来看,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供应链核心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经营若出现问题,加上融资风险的连锁反应,难免会使处于供应链之中的小微企业同样陷入危机。

3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3.1 强化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是化解融资风险的根本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小微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乘借政策东风创新发展是小微企业持续经营的唯一路径。只有小微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强大,才能够实现持续经营和有效抵抗外界的各类风险[2]。在融资方面,小微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学习金融常识,接受并熟悉不断涌现的多种新融资方式,同时要注重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诚信形象。在经营管理方面,创新用人模式,借助专业人才的引进使企业逐步迈入正轨,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利益,要更多地注重技术创新和升级。同时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打破人才、技术瓶颈,不断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3.2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防范网络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机构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积极投放小微贷款的同时,要时刻严守信贷风险大关,特别是针对网络融资方式,在提升和保障网络平台安全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级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应用金融科技进行融资需求分析、产品定价,构建客户风险识别系统,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差异化风险定价,尽可能化解借贷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3.3 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持续经营的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相关宏观、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量政策的传导效应,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和转变调整经营策略的时间。同时,要完善社会信用评级和担保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能力。

[1]宗良,杜盈初.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金融,2020(6):92-94.

[2]周妮笛,冀思慧.农村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6):74-77;9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53

F324

A

2095-1205(2020)08-109-02

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对策研究——以沈阳市30家企业为例”的阶段性成果(NO:sysk2020- 24-07)

猜你喜欢
小微贷款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小微课大应用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08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