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评价指标及方法

2020-12-16 02:58夏雨霏霍增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夏雨霏 霍增辉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因而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的财务质量。就内涵而言,财务质量是企业财务结果、财务活动及财务资源效率的优劣程度的度量。就评价内容而言,财务质量评价包括财务状况质量、财务能力质量、财务活动质量及价值创造质量等。就方法而言,财务质量评价方法通常有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模糊综合分析等。

[关键词]财务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A

1 财务质量及其维度

1.1财务质量的界定

就财务质量的概念而言,国内外学者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是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财务质量的概念越来越全面。(l)财务质量是财务结果的“质量”。David(1997)将财务质量定义为对违约风险的反映程度,即违约风险越低的企业其财务质量越好。国内最早提出财务质量这一概念是在张新民( 2000)的专著《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中,他将财务质量等价为财务状况质量,认为企业的财务质量就是企业财务状况(局部或整体)按照账面金额进行运转或分配的质量。(2)财务质量是财务活动的“质量”。李晓菁(2007)基于质量的定义和财务质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将财务质量定义为企业财务活动效率高低及结果的优劣程度。(3)财务质量是财务资源效率的“质量”。张鹏飞( 2006)由ISO对质量的定义出发,结合财务质量的特性,将财务质量定义为企业财务资源以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王翠春( 2008)提出,财务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货币化表现,是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及其运用的效果的货币化表现所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

1.2财务质量内容

1.2.1盈余质量

国外关于企业财务质量的研究大多只偏重一个方面,少有对整体的研究,最主要的是盈余质量方面。最早是Ball等( 1968)对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利用盈余与股价各自变动的正负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主要论证了盈余数据的信息含量。Lev等(1993)发现了盈利质量与其持久性的正相关关系,且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重。Dichev等(2013)发现盈余质量的高低受收益的可持续性和可重复性非常大的影响。

1.2.2财务质量维度

不同于国外盈余质量研究,国内学者则对财务质量整体进行评价,并构建财务质量指数。张新民( 2000)认为财务质量就是财务状况质量,并提出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和财务信息质量等五个维度构建财务质量指数。张涛、邵传鹏( 2009)认为不仅要考虑财务报表上的信息,还需结合表外因素,因此应把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将可持续能力作为一个大的评价方面。杜军、徐建( 2014)则进一步认为企业的财务质量分为三种状态,正常、不稳定和困境,并且构建了EWMA控制图模型来判别不同企业的財务质量状态。

2财务质量评价内容

2.1国外研究

Easton( 1985)主要从利润质量方面来考察企业财务质量,且他对利润质量的研究是通过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关性。长期来看,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总额大致相同,但短期来看两者会有偏差,差距越大,就说明利润质量越差。Charles( 1996)以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为基础,并以投资者的角度从短期资产流动性、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和获利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评价。Peter从管理学的角度认为非财务指标应该在财务质量评价中被考虑。

2.2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来分析企业财务质量:①基于财务状态视角。张新民( 2000)最早提出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评价。石瑜( 2008)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层面构建了企业的财务质量评价体系,财务指标层面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量质量;非财务指标层面包括: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环保。②基于财务活动视角。李晓菁( 2007)从经营质量、投资质量和筹资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了财务质量分析体系。③基于财务能力视角。马宝霞( 2005)从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六个方面构建了企业财务质量评价体系。王翠春( 2008)基于财务质量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三个构成要素从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企业财务质量评价体系。杨慧珊( 2012)构建的财务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体系。财务指标体系分为盈利、资产营运、偿债、发展、抗风险和资本扩张六方面能力;非财务指标体系分为企业竞争力、企业战略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外部环境状况和企业社会责任四部分。④基于价值创造视角。钱爱民( 2011)基于“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视角”建立财务质量分析框架。增长性方面分为增长速度和增长有效性;风险方面分为财务风险和资本结构质量;盈利性方面分为盈利含金量和盈利持续性。⑤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范瑞翔(2015)借助CSMAR数据库从盈利性、成长性、安全性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3财务质量评价方法

3.1 国外财务质量评价方法

3.1.1杜邦分析法

国外最早出现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应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的杜邦分析法,它以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权益净利率指标为核心,向下分解为几个财务指标的乘积,包括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以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权益乘数,就这些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此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却有很多局限性,无法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质量,但后续还是有很多基于它的改进方法应用于财务评价。

3.1.2沃尔评分法

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即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指标的比重,然后确定标准比率(以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得出相对比率,将此相对比率与各指标比重相乘,得出总评分。提出了综合比率评价体系,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是沃尔评分法。它的权重思路为后来很多财务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基础。

3.1.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1965年由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提出的一种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质量评价方法。它是在模糊集合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判法,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它把被评判事物的变化区间做出划分,一方面可以顾及对象的层次性,使得评价标准、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评价中又可以充分发挥人的经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情况。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扩大信息量,使评价结论更可信。基于此,后续国内外很多学者创造了多种衍生方法,例如熵权模糊综合判断法、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法等。

3.2国内财务质量评价方法

3.2.1因子分析法

国内学者对于财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代表性较强的为因子分析法。因为因子分析法可以从影响企业财务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提取出主要影响因子,简化评价分析过程;在定权重时避免了主观判断带来的影响;且现在多款分析软件可以直接进行因子分析。近10几年来都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财务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财务质量综合评价。但是因子分析法也有其缺点,只能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不能综合考虑到财务质量的非财务指标。

3.2.2基于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有部分学者基于国外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进行研究。马宝霞( 2005)采用改进的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趋势分析多种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杨慧珊( 2012)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评价方法分为两个部分:对以财务指标为主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比率评价法、改进的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对以非财务指标为主进行评价对方法主要是平衡计分卡法。邹妍慧( 2017)综合运用雷达图分析法、改进的杜邦分析法以及基于连环替代法的财务分析法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了分析。

小部分学者基于财务指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张鹏飞( 2006)、李晓菁(2007)等基于各自搭建的财务质量评价框架运用一般的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3.2.3其他方法

除上述之外,朱顺泉、李一智( 2002)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对公司债券财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舒栋才(2004)结合免疫进化算法( lEA)与投影寻踪聚类(PPC)方法实现具有多维指标的公司债券财务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石瑜( 2008)对企业财务质量的分析评价先是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对财务指标层面进行评价,再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财务和非财务进行综合评价。刘梦( 2017)运用传统K-means聚类法及两个基于它改进的方法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了评价。

4总结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质量概念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是一个综合表现,包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状况的满足程度。国外学者对于企业财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在盈余质量方面是比较全面的,他们从盈余质量逐步扩大对财务质量评价研究的范围,包括资产、债务等方面,并考虑到了非财务方面对财务质量的影响。但对企业整体财务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内学者基于财务财务状态、财务活动、财务能力、价值创造、投资者保护等视角来分析企业财务质量。评价方法方面,大部分学者倾向使用因子分析法或者模糊分析法及它们的衍生方法,也有学者用一些新穎方法。

不同学者对财务质量分析都有不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财务质量本身的概念就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更不要说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所以对它的分析可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就非常广泛,但大多数学者还是用财务指标来分析比较其好坏,少有学者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财务质量评价体系,所以对于非财务指标的量化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资本市场发展快速,制定一个统一的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体系其实是有必要的,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更加深入。同时,研究出一个更适合评价企业财务质量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Cummins J D,Danzon P M.Price, Financial qualicy, and capital flows ininsurance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997(1).

[2]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D].冻北财经大学,2000.

[3]李晓菁.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7.

[4]张鹏飞.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 09).

[5]王翠春.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6] Ball R,Brown P.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02).

[7] Lev B,Thiagarajan S R.Fundamental inform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1993 (31).

[8] Dichev I D,Graham J R,Harvey C R,et aI.Earnings quality:evidence fromthe feld[J].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013(3).

[9]张涛,邵传鹏.基于企业运营的财务质量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 (12).

[10]杜军,徐建,基于EWMA控制图模型的公司财务质量判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 (02).

[11] Easton,Peter D.Earnings and Security Valuation:Empirical Evidence ofthe Fundamental Ink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5( 23).

[12]石瑜.电力企业财务质量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3]马宝霞.基于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

[14]杨慧珊,基于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

[15]钱爱民,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状况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架构[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 07).

[16]范瑞翔,王孟钧.上市建筑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 (03).

[17]邹妍慧.公司财务质量多维度诊断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7.

[18]朱顺泉,李一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的公司债券财务质量评级[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 (10).

[19]舒栋才.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在公司债券财务质量评级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15).

[20]刘梦.聚类分析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财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收稿日期] 2020-06-04

[作者简介]夏雨霏(1997-),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务质量;霍增辉(1976-),男,河北邢臺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及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