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瑞兵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教育投资起源于《国富论》中阐述的教育资本价值,即劳动力在接受过教育后,往往在生产中会产生较高效率。[1]这可以从国家整体实力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出来,国家越投入教育,教育的产出就越大,当然这种产出都是通过教育的间接作用实现的。教育通过受教育者流向市场,从而创造价值。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儒家集大成者孔子办学也少不了投入,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直接的例子。[2]但教育是一项社会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人才成长也有自身的规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事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人才要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水平要提高必须依靠教育投资。[3]作为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组成部分,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成本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来源。义务教育从1986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实际实施了30多年,国家实行免书本、杂费,社会、家庭予以配合实施。但在教育的各利益相关方来看,国家投入、社会办学乱象、家庭投资盲目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文章旨在调查家庭教育经济投入以及投入分配内容状况和影响,揭示家庭教育投资中各利益相关方现状,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若干建议。
(一)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从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教育的经济投入、情感投入、人力投入四个方面出发,共26个问题。经过项目分析、预测以及标准化,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调查对象的选取条件是有子女且子女达到法定的入学年龄的家庭。于2016年对某市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坚持以经济水平为尺度,所选取的学校既有重点学校,也有非重点学校;既有乡镇学校,又有城区学校,比较有代表性。分别从五乡镇的镇中学和小学,随机选取小学家庭户数78,中学家庭户数49;从四城区的市中学和小学随机选取中学家庭户数76,小学家庭户数53,共发放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92.9%。
(一)家庭经济状况与教育投资内容
家庭经济状况在本研究中均采用家庭月收入这一指标来表示(见表1、表2)。
表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表2 不同经济收入下家庭教育投资内容
(二)经济收入影响分析
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教育投资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关心的研究热点。那么,在家庭经济情况是否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结果见表3、表4、表5。
表3 不同文化程度下家庭月收入和月教育投资情况
表4 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月收入与月教育投资的关系(R)
表5 中小学家庭教育投资情况
(三)投资内容影响分析
(一)家庭教育投资数额与父母文化程度有关,与家庭的经济收入有高相关(R=0.890),也就是说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视家庭教育投资,投资的数额越大。从表1可看出,目前父母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占被调查总户的84.1%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寥寥无几。其次,家长文化程度相同时,教育投资的多少存在着地区差异,其关键是家庭经济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教育投资占总收入的比率大致相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家庭教育投资内容分配存在差异
小学、中学家庭教育投资内容的分配顺序为:请家教、购买文化用品、参加辅导班,订阅报刊杂志。中学各项投资分配顺序是:请家教、购买文化用品,参加辅导班,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小学和中学在请家教和参加辅导班人数上有明显的差异。小学 36.0% 左右学生参加辅导班,请家教的人数少;中学生 50.8 %左右的学生请家教,参加辅导班的略少。
(三)投资盲目,不切合学生实际需要
研究发现,家庭为孩子们订阅了数种报刊杂志,但孩子们根本就不看,家长也从不过问孩子是否对这些读物感兴趣。这样盲目的直接教育支出,还有每年幼升小、小升初之际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调查访谈中发现,上述家庭中缺乏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生活、个性发展状况关心不足,潜在的学习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
(一)政府应积极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教育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崇尚效率,重点关注投入产出,但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公益的、强制的、统一的。正因为义务教育公益的特性,学校的管理者在经费的分配、预算、控制方面缺少一定的约束。政府针对此类情况应有所作为,建立必要的公共投入问责制度,确保义务教育真正意义的公益性。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力提升,国家经费投入也在逐年加大,突出表现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乡镇一级均完善了数字电子等硬件教学设施,提升办学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能体验到科技发展的红利,尤其是“互联网+”“5G”等教育技术装备。全国人口基数大,义务教育受教育者也在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省市汇集成井喷状态,尽管多地出台实行了就近入学、摇号对应学区等措施,但由于不同地区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区域分布受一定条件所限,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因此催生出择校众生象。目前中小学这种择校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鉴于此,政府应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落到日程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4]。薄弱学校在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方面存在弱项,硬件基础设施指标在政府强有力的投入和民间社会力量的参与下,预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基础,因此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就尤为重要。第一,加大强弱校的帮扶结对力度,具体打通教师队伍强弱的学校校际间对口援助、人才队伍交流轮换的壁垒;提倡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内对等,尝试引入国际区域名校在所在地区设立分校等;第二,在教师队伍上下功夫。针对教师队伍短缺,可以尝试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去薄弱学校、农村院校任教,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出台更多的人才政策,保证下得去、留得住、干得长。针对教师待遇问题,可以尝试完善教师经费保障机制体制,实行“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绩效分配制度。针对教师素质提升的问题,关注教师发展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知识、技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教育信息发展保障教师全员、全方位的培训。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特殊职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全社会给予适度的空间,教师个体幸福感、职业感的关注无疑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回报。这些措施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投资的教育环境。
(二)学校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习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学校教育不是一项“蹲苗”“施肥”等技术的简单累积,而是一项科学协同发展的工程。研究者刘泽刚强调人才须拥有几项基本素质:①专业素质、知识;②不断获得新知识并会学习的能力;③良好的心理素质;④勤于思考,敢于实践。[5]学校的人才观就是社会提倡的人才素质教育,不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词,素质教育体现的德智体美中德育是统帅、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协调。学校站在社会人才需求的大层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即主张发现和培养天才和能力,并使正常的生活更充实,这样人才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个人的心理素质在主观层面就是充满幸福感,在个体和群体层面就是有积极个性特质与群体责任感,为人才打好坚实的主观基础,做好专业优化,提升就业匹配,避免出现家庭因盲目教育投资引起的就业低回报后果。
(三)家庭要找准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第一,家庭要密切配合学校做好教育的辅助与协助。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应试取向还是素质主导决定着家庭教育投资的方向。家庭作为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投资应考虑“量体裁衣”,重基础兼顾全局,应避免被社会中一些功利教育投资裹挟,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存在着盲目跟风,究其原因是家庭在教育投资没有科学的指导、引领,具体可以尝试进行家庭投资经验研究,形成并推广家庭优秀投资经验,看似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实质是对家庭成员的再教育,这样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作为家长要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优点、长处,缺点、短处,特别注意兴趣点和潜力表现,这样投资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6];第二,依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方向和目标,投资在经济学中是一种决策,带有不稳定性、风险性,应强调理性投资;最后,家庭教育投资在结构、层次合理分配,避免陷入重智轻德的投资泥淖。具体尝试根据受教育者此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多元化、多类型培训。[7]
(四)完善教育投资法规。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并进一步修订完善,从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范。[8]义务教育经费及时足额依法保障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离法律规定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还不够,国家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到位。教育投资如教育附加费的使用须规范化、程序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涌入城镇,义务教育经费拨付也应随着学生“生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同校同学同费,同时加大过程监督和反馈,使教育投资各环节有法可依。义务教育投资有很大的筹资空间,如社会民间捐赠、助学等,国家相关研究机构可以以此为研究课题,提出合理的参考。这些实施还需通过制度进行鼓励、保障。完善教育投资政府、社会、家庭各主体的责任,才能确保教育投资落实到位,法规须重点强调政府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薄弱农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等地域差距,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合理负担与补偿的体制,构建科学、健康、有序的家庭教育投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