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天志,罗玉梅
(1 乳山市银滩医院,威海 264500;2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东营 257000)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经》曰:“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半夏是多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毒性中药饮片之一,也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传统毒性中药。历代医药古籍记载的半夏炮制方法有70余种,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3种炮制规格应用于中医临床。虽然3种炮制规格都是以半夏为主体应用于中医临床,但因炮制辅料及加工方法不同,其功效主治各有偏重。中医临床讲究“有是证用是药”,临床上如能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不同,处方应付不同的半夏炮制品,往往会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中药材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去皮干燥块茎。夏、秋季节采收,洗净,去掉外皮及须根,晒干。半夏块茎圆球状,直径1~1.6 cm。叶片2~5枚;嫩叶卵心形或戟形,全缘,长2~3 cm,老株叶多3全裂,绿色,多椭圆形或披针形,中裂片3~10 cm,侧裂片略短,全缘或呈现不明显浅波状圆齿;叶炳长15~20 cm,基部有鞘,其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有珠芽,径3~5 mm。花序梗25~30(35) cm;佛焰苞色绿或绿白,其管部窄圆柱形,长1.5~2 cm,檐部长圆,色绿,边缘有时青紫色,长4~5 cm;雌肉穗花序2 cm,雄花序5~7 mm,其间隔33 mm;有绿至青紫色附属器,长6~10 cm,直立或弯曲。有卵圆形浆果,色黄绿,宿存花柱。花期多5~7月,果期多8月。
半夏生品多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多1~1.6 cm,其表面浅黄色或白色,顶端茎痕凹陷,根痕周围密布麻点状;半夏下面钝圆,多光滑。质坚实,断面多洁白,富有粉性。气微,辛辣味,麻舌剌喉。
半夏生品毒性较强,临床使用受限。现代药理研究半夏生品的毒性成分主要是毒蛋白针晶,对人体皮肤、黏膜、肌肉等身体局部组织有强烈刺激性或腐蚀性,服用半夏生品后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但经过不同工艺炮制后能破坏生品半夏细胞内毒晶蛋白,不同程度减毒保效。因生半夏使用不同辅料、不同的炮制方法,制后其性状、功效亦各有偏重。通过对比半夏3种炮制品规格(见表1),可以清楚看到因制备辅料、制备工艺的不同,3种炮制品的性状均发生不同的改变,但性味归经基本相同,功效主治却各有偏重。
方剂应用中3种炮制对比见表2。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由清半夏、茯苓、橘红、炙甘草组成,功效燥湿化痰、和中理气,用于痰多咳嗽、色白易咯、胸膈痞闷、不欲饮食、呕吐恶心、心悸头眩、肢体多困倦、苔白腻、脉滑。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其由姜半夏、茯苓、姜厚朴、苏叶、生姜组成,功效降逆化痰、散结行气,用于喉中如有物阻、咯吐不爽、吞之不下、胸胁闷满、作痛气急或呕吐、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缓。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多由法半夏、陈皮、茯苓、人参、甘草、砂仁、炒白术、木香组成,功效化痰益气、温中行气,多用于脘腹胀满、痞闷呕吐、吞酸嗳气、不思饮食、苔白腻。
表2 方剂应用中3种炮制对比表
李某,女,25岁。主诉:半月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感冒症状,自行服用西药10天,疗效欠佳,症状遂出现定时发热,轻度恶寒,体温最高至38.3 ℃,口苦口干,咽痛,咳嗽,咳黄痰,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滑,有浮象。根据患者症状综合考虑辨证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开具小柴胡汤与麻杏石甘汤合方加减。柴胡、黄芩、清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麻黄、杏仁、生石膏、瓜蒌、鱼腥草、双花。5剂,水煎服,日1剂。因患者取药时药房清半夏已用完,遂改为法半夏。患者服用5剂后,复诊自述除咳痰缓解不太明显外其他症状均明显好转。按原方再开3剂,药房按清半夏应付,患者3剂服完自述咳痰症状明显改善。
一位32岁孕妇,妊娠恶阻,食入多呕吐,心下满而不痛,舌苔腻而微黄。考虑呕吐较重,运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清半夏、干姜、黄芩、炙甘草、党参、黄连、大枣。患者服用3剂效果欠佳,复诊时带教老师将处方中清半夏改为姜半夏。患者再服用3剂,孕妇呕吐较前明显缓解。
中年男性,其上腹胀痛,恶心嗳气,纳差、身困乏力,上腹部轻度压痛,苔厚腻,脉濡数。诊断为脾胃不和,痰湿中阻。随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清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甘草、蒲公英、黄连、木香、柴胡、砂仁、神曲、麦芽。服5剂复诊,患者自述有一定疗效。复开方时,考虑方中半夏以燥湿化痰散结为主,随将方中清半夏改为法半夏。继续服用5剂,患者反映疗效明显。
讨论:通过上述方剂及临床案例发现,临床中处方应用不同半夏炮制品,其功效各有不同的偏重。若患者痰多,应用清半夏较理想;降逆止呕姜半夏效果较好;燥湿祛痰则最好应用法半夏。
小结:半夏,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临床应用频繁。《本草》记载半夏生品“戟人咽”“令人吐”,一般不作内服,多外用消肿止痛、治疗肿毒疮痈等。临床上,为有效降低半夏生品的毒性、缓和药性、消除毒副作用、保存药效,经过历代炮制研究发展及临床验证,去粗取精,目前临床应用中主要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3种炮制品均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因3种炮制品使用的辅料与加工方法不同,在降低毒性的同时,临床功效各有不同的偏重。清半夏长于化痰,多用于湿痰咳嗽、内结痰热、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咳吐不爽等;姜半夏长于止呕降逆,多用于呕吐痰饮、胃脘痞满等;法半夏长于祛寒痰,多用于咳嗽痰多、眩悸痰饮等。这些功效的偏重经过方剂应用及临床实践得到有效验证。对此,中医药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半夏不同炮制方法时,临床上也应灵活掌握3种不同炮制品的功效特点,使其合理应用于临床。同时,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合理使用,防止发生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