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朋,李志娟,邢适颖,张优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每年在美国造成200多万人死亡,在欧洲和亚洲造成400多万人死亡,在发达国家死亡人数中占比1/3以上[1]。近年来,虽然冠心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心肌梗死仍影响着全球700多万人,对全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信号蛋白,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诱导血管生成[2]。动物模型发现VEGF促进AMI梗死区域的血管生成,并减少AMI区域[3,4]。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诱导VEGF表达,循环VEGF与其受体结合,导致酪氨酸激酶的触发和血管的生成[2]。也有研究发现AMI发病后7 d血浆VEGF水平较高的患者长期预后较好,而较低的血浆VEGF水平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5]。然而,VEGF在AMI中的作用机制尚无准确定论。本研究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模型,探讨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1.1 实验药物 VEGF(Cytolab 公司,美国)。
1.2 试剂与设备 红四氮唑(TTC,美国Sigma公司);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试剂盒[均购自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印迹荧光标记羊抗兔二抗IRdye@800CWlgG(LI-COR公司);凝胶电泳系统(北京六一仪器厂);凝胶电泳转移系统(BIO-RAD);聚偏二氟乙烯膜(美国Millipore);化学发光蛋白检测显影液(美国Borad);TRhol试剂盒(Invitrogen, 15596-026);反转录试剂盒(Roche,04896866001);LightCycler480SYBRGreen荧光定量PCR仪(罗氏公司);TUNEL试剂盒(Millipore公司,S7111);荧光显微镜(OLYMPUS DX51)。
1.3 实验动物和模型建立
1.3.1 实验动物分组 选择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8只,月龄8~10周,体重23.5~27.5 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没有特定的病原体等级。 每组手术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均为单盲。在实验动物购回并适应环境1周后,将它们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VEGF治疗组,每组各16只。
治疗方法:假手术组给予手术通路,但不实施冠状动脉结扎;VEGF治疗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手术途径,并给予实施冠状动脉结扎术。各组小鼠分别在结扎处理0.5 h后经尾静脉注射给药处理。VEGF组给予1 ml VEGF溶液(2 μg/ml,含50 U/ml肝素)处理。 另外两组给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含50 U/ml肝素)。本研究所有涉及动物的操作均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循国家实验室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
1.3.2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 通过腹膜内注射3%戊巴比妥钠对小鼠进行麻醉。在加热垫上进行El气管内插管,并用啮齿动物呼吸机(Somnosuite模型; Kent公司)进行辅助呼吸。从左侧第四肋间入胸,识别左前降支走行范围。并用7-0滑线结扎左前降支。 当左心室前壁颜色变为苍白时,证实在小鼠心肌梗塞模型成功后一直维持血管结扎。 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前降支,但模型组结扎位置基本相同。VEGF组在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以腹腔注射给药,直至14 d。
1.4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通过TUNEL试剂盒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与蓝核重叠的绿色荧光为凋亡细胞。 采用Image-ProPlus 6.0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该公式计算凋亡指数。
1.5 RT-PCR 从心脏组织中提取总mRNA,采用分光光度计对R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检测,并且根据试剂盒的说明逆转录cDNA。采用 Light Cycler@480SYBRGreenlMaster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p(IL-1p)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以GAPDH用作内部参考基因,并将结果与GAPDH基因的表达进行比较。 计算各组相对于假手术组的相对表达水平。
1.6 超声检测 通过Vevo770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系统在取材前进行超声检测。方法如下:在左胸骨附近采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每搏输出量(SV)。所有指标均为3个连续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测量值表示为中位数(四分位间距),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用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小鼠超声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VEGF组小鼠LVDd和LVDd均显著升高,FS、LVEF、SV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组LVDd和LVD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FS、LVEF、SV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表1 各组小鼠超声检测结果
2.2 各组小鼠血清中心肌酶含量比较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VEGF组血清AST、CPK、LDH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组血清AST、CPK、LDH 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表2 各组小鼠血清中心肌酶含量比较
2.3 各组小鼠细胞促炎性因子比较 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VEGF组TNF-α、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EGF组TNF-α、IL-1B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表3)。
2.4 各组急性心肌梗死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比较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VEGF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组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2)。
AMI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6,7]。它以心脏部分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心肌损伤为特点[8,9]。AMI患者常伴有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的多个复杂的冠脉斑块[10]。AMI后细胞凋亡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11-13]。因此,阐明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和存活的调控机制,对减少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心肌炎症在心功能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发生过度心肌炎症会对心肌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导致瘢痕形成,发生心肌梗死[14,15]。AMI后心肌细胞局部产生的炎性介质如TNF-α、IL-1β和IL-6可能是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和(或)肥大的重要原因。反过来,炎性细胞因子刺激各种信号通路,进一步控制炎症,导致恶性循环[16,17]。本研究表明,VEGF可以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表明VEGF可以减轻缺血诱导的心肌炎性反应。先前的研究发现VEGF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可使AMI 小鼠血管再生[18]。本研究发现,对AMI小鼠给予VEGF 治疗后,可使小鼠LVDd 和LVD显著降低,FS、LVEF及SV显著提高。此外,对AMI小鼠实施VEGF治疗后可使血清心肌酶显著降低,表明VEGF可改善AMI小鼠的心功能。既往研究发现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诱因[19]。据报道,寡分裂素1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20]。DAPT(一种gg-分泌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凋亡来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21-22]。在我们的研究中,经过VEGF治疗,AMI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可获得有效抑制。为临床治疗AMI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表3 各组小鼠细胞促炎性因子比较
图1 各组心肌细胞凋亡TUNEL(A:假手术组;B:模型组;C:VEGF组)染色×200
图2 各组凋亡指数比较
综上所述,VEGF对AMI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功能的改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减轻以及凋亡的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