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王效影,许秀萍,杨丽
心内科门诊患者多伴睡眠质量问题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予有效护理,改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已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19年底我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1],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生活和心态较以往发生了明显变化,就诊心内科门诊伴失眠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多,长期发展将不利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控制,因此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状态非常重要。正念是一种注意力保持在当下的自我调节,并能以好奇、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去体验此时此刻的内外部刺激[3]。该方法让体验者学会如何与压力、不良情绪和睦相处,在正念训练过程中情绪调节能力和认知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旨在研究正念训练对新型冠病毒疫情下心内科门诊患者睡眠障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4日至2月15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内科门诊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4±9.2)岁;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7.4±9.2)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无交流及活动障碍,病例资料完整;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严重睡眠障碍或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疏导,包括共情、安慰、转移注意力、心理咨询等,每次20~30 min,每周1次,连续2周,首次为面对面心理疏导,第二次为远程视频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心理疏导基础上,增加正念训练的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3.1 研究准备和方案制定 研究小组由主治医师2名,心理科咨询师2名,主管护师2名组成。通过总结患者具体问题和数据库检索正念疗法、放松训练等文献资料,结合心理科的临床专业经验,制定研究方案。8例患者行预实验,根据患者反馈意见及实施经过行细化调整:①正念训练由1/d调整为2/d重复训练内容,时间为早8:00~9:00及晚19:00~20:00,以保证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1次训练培训,时间15~20 min。②使用内在生命力音频将坐姿冥想改为平卧位或自我感觉舒适位冥想。
1.3.2 研究实施具体内容 本研究实施2周,每天固定时间重复训练。训练时要求环境安静,光线强度适中,安静舒适。第1次由心理咨询师和护士与实验组患者现场同步示教训练,通过语言引导,强调训练中的感受觉察和心理平静是训练的主要目的,不需过多关注动作是否到位,以自我耐受程度为准,让体验者掌握自我觉察的要领。剩余每次均为远程视频同步训练并进行录播,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同步训练或视频回访自行训练。
正念瑜伽:体验者站于窗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膝微曲,吸气的同时抬起双侧上肢,在吸气达最深时,保持上肢与地面平行,停留片刻,缓慢呼气,而后再次深吸气,上肢继续向上伸展同时手腕外旋,使手掌向外手指向上,感觉到肌肉紧绷时稍作停顿(4个深呼吸周期),觉察全身肌肉的连接及紧绷状态,注意呼吸、情绪的变化,然后随深呼吸缓慢放下上肢,觉察肌肉放松过程及呼吸、情绪变化。轮流分别伸展每侧上肢2次,在上肢与地面平行时,躯干向伸展上肢对侧倾斜,使躯干成月牙状,停留1个呼吸周期,再缓慢恢复站姿,保持站姿的2个呼吸周期,觉察机体内部感受及情绪变化[4]。训练时间:早8:00~9:00及晚19:00~20:00,每次15~20 min,2/d,可任选一次参加。
觉知呼吸:体验者平卧床上,双手放于腹部,做几个慢而深的呼吸,从头到脚,逐渐放松,随每一次呼气、吐气,自头部、颈、双肩、双臂、前胸、腹部、后背、腰部、双腿及双脚逐步放松。伴随这种放松的感觉,做几个慢而深的呼吸。每一次吐气,会把细胞里的疲劳、紧张通过血液循环带出体外。训练时间:睡前20:00~21:00或根据自身时间调整,每次15~20 min,1/d。
躯体扫描冥想:体验者平卧床上,闭目,双手放于腹部,进入冥想状态,训练时间:睡前20:00~21:00或根据自身时间调整,每次15~20 min,1/d,训练后进入睡眠。
1.4 评价标准
1.4.1 睡眠质量评价 本研究采用刘贤臣等[5]翻译精简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共7个因子18个条目评价睡眠情况。每个因子分4级计分法,计0~3分,共0~21分,总分≥8分为存在睡眠障碍,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反之则睡眠质量越好[6]。
1.4.2 负性情绪评价 本研究使用华裔Zung教授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调查焦虑状态,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为无或很少时间;“2”为小部分时间;“3”为相当多时间;“4”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50分诊断为焦虑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由W.K.Zung于1965年编制后用于初筛评定抑郁状态。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照症状出现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1分。待评定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各项分数相加,即得总粗分(X),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Y),≥50分即为抑郁状态[7]。
1.5 资料收集 由研究者向患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过程,发放PSQI,SAS,SDS调查表收集干预前资料,干预2周后,再次发放上述调查表,10 min内填表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100%。
1.6统计学处理 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前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心内科患者如长期处于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易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出现,兴奋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是精神状态下降及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8]。睡眠障碍易产生血压波动、心血管神经系统受损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不良结果[9],因此睡眠障碍与负性情绪相互影响。其主要原因为焦虑、抑郁的发生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等神经递质异常有关,睡眠障碍又存在5-HT、NE等神经递质合成失调[10]。在新冠疫情下,患者生活的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对疾病认识程度有限,各种不良事件及负性情绪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造成患者恐慌,加重心理应激,更易出现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1]。另外,研究显示SARS爆发1年后,SARS幸存者仍存在较高的应激水平,并产生出令人担忧的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症状[12],因此早期识别异常心理状态并予以指导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SQI总分干预前均在10分以上,说明均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同周方慧等[13]研究结果一致。干预后实验组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下降,说明本研究可明显提高睡眠质量。本研究正念放松疗法使体验者在躯体放松同时,正念觉察从心而生,专注且不游走,从而达到躯体和精神上的完全放松,有助于消除焦虑、抑郁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正念放松训练疗法能让体验者身心放松,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马雪莲等[14]研究结论一致。本方法操作简单且不受场地环境等限制,更易推广。
新冠疫情下,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能促进机体恢复,保证体力、精力充沛[15],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正念疗法有助于提高心内科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整负性情绪状态,中短期效果良好。但本研究局限性在于入选样本量少,治疗时间短,对患者后续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估。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后对照组相比,aP<0.05
?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的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的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后对照组相比,a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