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辽粳1499 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2020-12-16 15:50梁传斌李建国潘争艳姚继攀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稻区原种分蘖

梁传斌,李建国,刘 博,潘争艳,姚继攀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01)

2005 年以来,辽星1 号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到85.3 万hm2,成为辽宁省常规水稻当之无愧的主栽品种,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2]。 自辽星1 号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辽宁省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植格局由统一演变成分化。 虽然涌现出了不少新品种,却很难形成规模效应[3~4]。 在此背景下,选育与推广新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常规水稻标杆品种尤为关键[5]。 辽粳1499 的成功选育适应了当前生产需求,有望成为适宜辽宁中部稻区种植的主栽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品种选育过程

该品种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 年在沈阳以辽粳294 为母本,以盐粳218 的后代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在海南以F1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 为父本进行复交,2006 年于沈阳种植F1代,表现较好;冬季海南加代种植F2代,成熟时从中选出半直立穗优良单株形成混合群体;2007 年于沈阳种植F3,选择优良单株15 个,当年海南加代种植F4代15 个株行圃,选8 个优良的品系;2008 年春季进行穗行加代,到2010 年田间编号为田间编号为G99 的株系表现整齐一致、农艺性状优良。 2012 ~2013 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显著超过对照品种辽粳9 号。 2014 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15 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试,2016 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同时交叉生产试验,产量显著超过对照品种辽粳9 号。2017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稻2017020 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2. 1 生物学特征

苗期性状:种子易萌发,芽势、苗势表现强劲,旱种破土率高,三叶一心“断乳期”不易感病,叶色浓绿;苗期成蘖时间早,根系发达,出苗后扎根迅速,耐低温、旱能力强,插秧后快速反青,不易出现“大缓苗”现象。

植株性状:成株高102. 9 cm,主茎15 片半叶,株型紧凑,群体不易遮光,具备“理想株型”的条件标准。 剑叶长19.5 cm 左右,叶片直立,叶色浓绿,功能叶片光合效率高。 分蘖能力中等偏上,平均每穴为17.3 穗,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茎秆粗壮,维管束发达,后期活杆成熟不早衰。

穗粒性状:半紧、半直立穗型,穗长16.2 cm,平 均 每 穗136. 2 粒, 粒 型 为 半 长 粒, 结 实 率87.2%,一、二次枝梗着粒密度适中,千粒重25.7 g,成熟期籽粒转色快,种皮薄,出米率高。生育特性:辽宁中部稻区全生育期157 d,属中晚熟喜肥品种,需活动积温3 250 ℃以上。

2. 2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品质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2015 年分析结果,米质达到国标2 级标准。 具体指标为:糙米率84.0%,精米率76.4%,整精米率74. 8%,垩白粒率20%,垩白度2. 4%,碱消值7.0 级,透明度1 级,胶稠度76 mm,直链淀粉含量17.5%,蛋白质含量7.6%。

2. 3 抗逆性

该品种耐低温,耐旱能力强,蜡熟期至黄熟期功能叶片仍能保持的正常生理特性;耐盐碱能力较强,在辽宁东部稻区(东港)、南部(营口)等滨海稻区一些盐碱地块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喜肥且不乏耐瘠薄性,在辽宁东部山区和西部丘陵的瘠薄土壤产量表现稳定,较原当地品种产量提高明显;茎秆坚韧抗倒伏性强,成熟期枝梗不失绿。抗病性表现上,依照沈阳农业大学稻瘟病课题组综合评定(苗期接种鉴定)标准,经2015 年和2016 年连续2 年的田间定点调查,评定结果为抗稻瘟病4MS,穗颈瘟为R。 对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均表现为高抗型。

3 产量水平

2015 ~2016 年连续2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经田间实际测产,平均产量677.6 kg/667m2,比对照辽粳9 号(646. 1 kg/667m2)增产4.9%;2016 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63. 6 kg/667m2,比对照辽粳9 号(613. 7 kg/667m2)增产8.1%。

4 栽培技术要点

4. 1 培育壮秧

采用钵盘或托盘旱育苗,育苗时间在4 月上旬,托盘育苗播种量为150 ~200 g/m2,钵体育苗控制在450 g/m2以内。 播种前用水稻浸种消毒剂浸种,严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出苗后适时、适量的施用水稻壮秧剂,使其快速生根,确保断乳期的养分供给。 秧苗“三叶一心”开始练苗要,注意通风,防止秧苗徒长,并注意秧苗的水分控制,避免发生只长苗,不生根的情况。 秧龄一般不宜过长,以40 ~45 d 为宜。 另外整个育苗期要注意杂草的防治。

4. 2 适时移栽,设置合理栽培密度

遵循“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原则,根据气温和水分情应适时早插,一般在5 月中旬至5 月末为插秧适期,原则上不插“六月秧”;辽粳1499 是典型的高产喜肥品种,在高肥力田块,种植密度过大可能出现抗性(稻瘟病、稻曲病)下降的风险,且后期容易倒伏。 插秧密度以30 cm×13.3 cm 或30 cm×16.6 cm 为宜,每穴插3 ~4 株。

4. 3 科学肥水管理

4. 3. 1合理配方施肥

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全层、分段施肥的方法。 氮、磷、钾适当比例的调制为主,并以硅肥和锌肥为辅。 氮、磷、钾比例以1 ∶0.5 ∶0.3 为宜,辽宁中部稻区高肥力田块的氮肥总施用量控制在75 kg 以内(标准施氮量)。 采用全层、重施底肥。 底肥按氮肥总量的30%和磷肥1 次施入,余下氮肥和钾肥做追肥。 蘖肥分2 次施用,把余下20%于分蘖期施用作为第一次蘖肥,第二次蘖肥把20%和钾肥于拔节期施用,2 次分蘖肥需在6月20 日前施完。 最后的15%作为调整肥和穗肥适时施用。

4. 3. 2科学管水

全生育期以浅水为主,在适当的生育时期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 具体为返青期至分蘖期保持相对较浅水层,可以提高地温,并促进插秧后的快速返青和分蘖。 分蘖末期适当晾田,达到发达根系和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还可以消除因养分富集作用而生成在水层表面的青苔植物,促进根系呼吸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利用[6]。 拔节期和孕穗初期水层的干湿结合会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 但在孕穗中后期(花粉母细胞分化期)一定要保持充足水层,满足其生理用水。 成熟期水层的干湿结合,可以提高干物质的形成,保证源、库、流的协调运转[7~8],同时保持绿叶面积,维持功能叶片的光合效率,做到活秆成熟。 黄熟期(沈阳为9 月22 日左右)适时补水可以提升籽粒的品相,并提高出米率。 如果是机械旱种模式,通过孕穗期的“干湿交替”可以调节水稻自身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尤其对出穗时间的拿捏控制可以有效的减轻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的感病程度。

4. 4 病虫害防治

育苗前用浸种灵10 g 对水5 kg 浸泡稻种,防治干尖线虫病;缓苗以后分蘖初期每667m2用康宽10 g 对水30 kg 喷雾防治潜叶蝇、稻水象甲;分蘖中期到盛期每667m2喷施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30 ~40 ml 对水40 ~50 kg 预防二化螟;抽穗前7 d 左右,选择无风晴天,每667m2用络氨铜DT200 g 杀菌剂对水10 kg 喷雾防治稻曲病;出穗前后每667m2用75%三环唑粉剂800 ~1 000 倍液实施叶片喷雾防治稻瘟病;灌浆期每667m2用25%阿克泰水分散剂4 g 对水30 kg 喷雾,防治稻飞虱。

4. 5 种植区域

适宜活动积温3 250 ℃以上,辽宁省沈阳以南地区及京、津、冀等北方一季粳稻晚熟稻区种植。

5 制种技术要点

辽粳1499 为水稻常规品种,通过三圃制或四级程序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

5. 1 三圃制技术的要点

提纯辽粳1499 品种,选穗数量,不得少于500 株。 穗行移栽时对秧苗的选择性移栽要去弱留壮,确保移栽秧苗的成活率和整齐性。 孕穗拔节期开始对田间异形株、劣势株进行甄别并去除。去杂株、劣势株等提纯工作主要在齐穗期至乳熟末期完成,即在8 月10 ~30 日前完成。 以原种为对照,根据株型、抽穗期、开花习性、穗型、籽粒形态和落粒性等农艺性状进行提纯。 做到对辽粳1499 的特征、特性的大方向有根据不偏离。 收割前确保最后1 次田间检查。 病虫草的综合防治及肥水管理要规范化执行,达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品质、产量。

5. 2 四级程序的要点

可按照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四级生产程序。 在田间繁殖过程中,除了去弱留强、除去杂株外.其余步骤并不建议进行单株选择,而采用收获时混收留种。 一部分作为育种家种子保存,另一部分可用于原原种生产。 保种圃应注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块,收获时要单收单藏,专人负责。 原原种繁育需由育种者或其委托的有条件的科研单位承担。 由育种家种子再经过一次繁殖产生的种子,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纯度100%,产量及其它性状与育种家种子基本相同。 原原种的生产,应通过育种家种子生产,结合隔离扩繁的方法,加大繁殖系数,提高栽插密度。 用原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繁殖的第一代为原种,其品种纯度99. 99%;产量及其它主要形状指标仅次于原原种。 良种的生产用原种在普通无病的田块上种植,收获的种子,为大面积生产用种。

猜你喜欢
稻区原种分蘖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