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日益完善,而且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比较重视规范化,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个别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营改增”“金税三期”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税务管理工作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办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解决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提升民办高校税务管理工作水平,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管理至关重要,既有利于降低民办高校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运营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从民办高校税务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比较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建设,并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民办高校高度重视税务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在落实“营改增”的过程中,有的民办高校深入研究政策,找出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方面,并且在税务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努力在“降本增效”方面狠下功夫,比如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纳入税务管理当中使民办高校税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更强,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业务融合机制;有的民办高校进一步明确税务管理目标,在开展税务管理方面把“降本增效”作为重要的目标,同时还在“合规诚信”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办高校形象更好,同时也在提升自身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民办高校则更加高度重视税务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业化的税务管理人员,并且大力加强税务平台的管理,将大数据技术等应用于平台体系建设当中,使其具有较强的分析功能,进而强化税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对税务管理工作比较重视,而且也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按照较高的标准来看,个别民办高校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仍然不强,直接导致税务管理的整体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民办高校对此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民办高校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比较突出的就是缺乏科学性,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直接导致税务管理工作无法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民办高校还没有将税务管理纳入金融管理体系当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整合,如不注重引导相关人员学习和研究营改增政策,比如在开展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不注重“抵扣”以及“进项抵扣”等等。民办高校税务管理缺乏科学性,也表现为对税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功能认识不够到位,还没有从“降本增效”以及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关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不够健全和完善,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相对有限,同时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税务管理合力。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做好税务管理工作一定要具有融合性,但个别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有的民办高校不注重将税务管理工作与战略发展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没有将税务管理与业务发展、民办高校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进行融合,直接导致税务管理工作的拓展性不强,如没有将税务管理纳入“业财融合”体系当中,业务部门参与税务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甚至财务部门在开展税务管理没有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这就直接导致税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有的民办高校则没有将纳税筹划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当中,同时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工作组”,因而在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还没有将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
要想做好民办高校税务管理工作,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效能性建设,但个别高校在这方面还不够到位,效能化水平不高。有的不注重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税务管理工作当中,税务管理平台建设比较薄弱,特别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导致税务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样会制约税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直接导致纳税筹划效果不佳。民办高校税务管理缺乏效能性,也表现为不注重提升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教育培训等方面不够到位,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有的民办高校则不注重进一步拓展税务管理领域,如不注重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出现了偷税、漏税问题等等,需要引起民办高校重视,否则就会步入违法的边缘。
民办高校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努力使其能够规范运行,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民办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研究力度,并加大落实工作力度,如在落实“营改增”政策的过程中,积极引导财务人员、税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研究营改增政策,找准营改增政策与民办高校“降本增效”的结合点,比如还应当切实加大对“进项抵扣”的研究力度,努力使“进项抵扣”更加科学等等。民办高校要将税务管理纳入战略发展体系当中,进一步强化“统筹”思想,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比如可以建立“税务管理协调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参与到税务管理工作当中,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税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民办高校也要切实加大税务管理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税务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民办高校要将税务管理工作与业务发展、民办高校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努力使税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全面管理、全程管理,构建多元化、拓展性的管理模式,既要加强对税务管理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同时也要在发挥方方面面积极作用方面下,比如可以加大对新税法政策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参与到落实新税法政策、推动税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中来。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如运用网络技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税务管理工作,并强化税务管理与其他工作的有效融合。突出税务管理融合性,还要大力加强税务管理工作载体建设,如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平台,强化税务管理工作方法创新,使税务管理工作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努力在服务业务工作、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民办高校要把提升税务管理效能性上升到战略层面,既要在“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也要在防范和控制风险方面取得突破,更要在完善管理体系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推动“互联网+税务管理”模式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税务管理的渗透性和互动性,比如民办高校可以开发专门的税务管理工作软件,通过信息化处理可以使税务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提升税务管理效能性,还要在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方面狠下功夫,如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开展“风险点”排查与监测,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做好预案。要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战略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开展税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同时也能够使税务管理的专业性更强。为了能够使税务管理效能化水平更高,还要运用创新性的方法,如将PDCA循环应用于税务管理工作当中,做好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对好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使税务管理工作形成“闭环”系统,快速自查和凭证调阅,追踪原因,处理涉税争议。
综上所述,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做好税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既有利于“降本增效”,也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更有利于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将税务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特别是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对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努力使税务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更加高度重视税务管理机制和税务管理体系建设,使税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融合性、效能性更强,并且要进一步加强税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努力使税务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