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振华
(湖南省临武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临武424300)
近年来,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逐渐兴起,其中肉牛养殖在山地、丘陵地带发展迅速,活跃着1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养牛场。家庭农场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是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国情,有大型、中型、小型等规模区分。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人力资源,少量雇员,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副产品,是农场主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家庭人员和追求最大化利润影响,家庭农场更愿意投入技术和机械成本,注重精细化管理,向科学技术要产量,向经营管理要效益,实现养殖单产最大化、单人管理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结合临武县家庭式牛场的养殖管理现状,探讨现代化家庭农场的养殖管理方式,以期推进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家庭式牛场发展,实现山区农民养牛致富。
湖南省临武县位于南岭山脉,系湘江、珠江两江之源,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少部分为平原,有各类草场2.33万hm2,可利用草山草坡1.67万hm2。根据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测算,全县适宜肉牛存栏量为19万头[1]。据统计,2019年全县存栏牛4.65万头,出栏2.21万头,其中家庭式牛场130户,拥有个体屠户43家,小型屠宰加工厂3家,种植牧草266.67 hm2,改良草山草坡493.33 hm2。临武县家庭式牛场依靠丰富的草山饲草资源,主要为草山放牧耐粗饲的本地黄牛、自然生产的传统养殖模式,栏舍修建简易,仅考虑饲养的方便性和成本的节约因素。尽管处在国内肉牛需求快速提升的有利时期,拥有价格、技术提升以及产业发展调整的窗口期优势,但临武县家庭式牛场存在户多量少、技术落后和产出效益低等与现代化畜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临武县本地黄牛属于湘南黄牛,存在生产性能不优、个体小、产肉率不高的缺点。另外,家庭式牛场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户,养殖靠经验,以科技和管理增效的意识严重缺乏。与规范化建设的家庭农场相比,临武县家庭式牛场建设随意,不仅影响牛场防疫和发展,增加后期管理成本,也对全县的肉牛产业布局和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生产性能低且养殖粗放的家庭式牛场尽管节约了饲养管理投入成本,但普遍产出效益不高,缺乏现代化市场竞争力。从科学选建、牛群优化和精细化喂养等方面改进是家庭式牛场养殖增效并逐渐接轨现代化养殖的需要。
2.1 选址建设
2.1.1 牛场选址牛场的建设要综合考虑规划发展、防疫、环境以及水、电、路等要素。为节约养殖投入,家庭式牛场应选择地势平缓、高燥且土质坚实的山坡,周边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水电充足、方便,道路通畅。远离人饮用水源地、人口聚集地等环境敏感区。
2.1.2 圈舍修建牛舍以节约适用、满足规模需要、兼顾发展为建设原则,充分利用山区木材、搬迁后的自然村空坪、旧房舍等资源搭建棚舍或改造圈舍。棚舍尽量建在向阳坡,坐北朝南。选择25°以内坡面,利于排水和清除粪污,防积水,保证牛舍干燥。采用半开放式栏舍可较好满足山区牛舍白天通风、夜间保温的需求。围栏与牛棚搭建一般根据牛群规模,保证每头牛4~5 m2的场地,单独配备冬暖夏凉的产仔和犊牛舍。另配建防渗的堆粪棚和沉淀池,土地充裕的可以开辟优质牧草种植区。
2.2 品种选育拥有优质生产性能的种牛群是家庭式牛场发展增效的核心。利用良种牛改良本地黄牛是提高本地牛群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本地黄牛体型较小和产肉率不高的特点,可选用中小型安格斯良种牛为父本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研究表明,用安格斯种公牛改良本地黄牛既可减少本地黄牛分娩难产的发生率,又改善了本地黄牛普遍存在的身躯短、生长发育慢等缺陷,杂交后代表现较好的本地适应性,性情温顺且易于饲养管理[2]。为减少购买种牛的经济投入和疫病风险,可从正规渠道购买冻精,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品种改良。
2.3 饲养管理
2.3.1 犊牛管理6月龄之内的犊牛管理重点是提高成活率,以获得更多用于吊架子的健壮牛。一方面要加强繁殖母牛管理,保障怀孕母牛营养供给,多产健崽强犊;另一方面要细心管理加科学饲喂,夯实肉牛生长基础。犊牛出生前准备干燥清洁且温暖的产房环境,舍内温度以15~25 ℃为宜。加强围产期母牛和出生牛犊护理,做好牛犊口鼻异物清理和哺喂初乳,视情况人工辅助断脐带及消毒,减少因难产造成的母牛或牛犊损失。适时对犊牛断奶和补饲可以缩短母牛产犊间隔和促进牛犊瘤胃发育,发挥牧草资源优势。在牛犊2月龄时可引导采食适量精料和干草,刺激瘤胃发育,一般在4月龄连续多日采食开食料1.5 kg后可断奶。注意补饲与断奶应循序渐进,减少犊牛应激反应。把握“定时定量”的饲喂要求,建立犊牛的采食条件反射,既利于食欲稳定,又可防止过食造成厌食和消化疾病。在牛犊4~6月龄时,及时将体况良好、体重达到100 kg的牛转入架子牛群。犊牛独立采食时应提高优质干草和幼嫩青草饲粮比例,精粗比为2∶3,每日每头精料0.8 kg,粗饲料3.5 kg。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9%,豆粕20%,麸皮14%,食盐0.8%,小苏打1.2%,预混料5%。
2.3.2 架子牛管理架子牛的管理应充分利用牛的生长特性和山区草山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减少饲料和人力成本投入。放牧时选择牧草高于5 cm,易于采食的草场,对草山进行划区划片有计划轮牧,限制“跑青”,高效利用草山资源。舍饲到放牧的过渡期,放牧时间逐步延长,每日补饲青干草,严防因血镁浓度降低引起的青草搐搦。保障架子牛营养均衡,根据体重每日补饲精料,精料可以购买牛专用浓缩饲料配合65%玉米和12%麸皮。架子牛以野草和氨化秸秆等粗饲料为主要日粮,按照精粗比为2∶8的配比限喂,保障每头每日精料1~2 kg,粗饲料9 kg的供给。依据体况适当分圈分群,常刷拭牛体,保持干净,减少体表寄生虫的危害。
2.3.3 集中育肥架子牛饲喂到10~12月龄视体况进行集中育肥,杂交牛体重一般达到350 kg左右应集中育肥,不同品种以达到成年牛体重的55%为参考。这个阶段牛的骨架基本发育完全,骨骼生长减缓,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加快,集中育肥效果好。综合考虑饲草和市场因素,利用肉牛补偿生长时料肉转化高的特点选定集中育肥时段,一般秋冬季育肥较好,时长以5个月左右为宜。日常饲喂管理中精料要逐步增加,按照前30天精粗饲料比例3∶7,中期6∶4,上市前10天精料日采食量10 kg/头,粗饲料自由采食。粗饲料以优质青贮牧草为佳,配以红薯等农作物茎叶。一般为每日每头牛按体重的1.8%喂足精料(6~10 kg),搭配粗饲料13.5 kg。精料配方:玉米70%,麸皮10%,饼粕13%,食盐0.8%,小苏打1.2%,预混料5%。另外要多刷拭牛体表,促进血液循环;圈养牛及时调整分群,减少打斗,尽量限制运动,减少影响育肥消耗。育肥期满,杂交牛体重达到500 kg以上要及时出栏上市。
2.4 疫病防控做好疫病防控是养殖生产中规避疫病风险的基础。搞好养殖场卫生消毒、免疫接种和定期驱虫是防病的重要措施。牛场应勤打扫,常消毒,特别是外来人员、车辆要严格消毒,防止外源性疫病的传入。应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和地方常见病的防治,及时为牛群接种口蹄疫、牛肺疫、巴氏杆菌病(牛出败)以及牛流行热等疫苗。参考免疫程序:春季牛群每头肌注口蹄疫疫苗2 mL,肌注牛出败疫苗4 mL,颈部皮下注射牛流行热疫苗4 mL(3周后加强1次);秋季每头肌注口蹄疫疫苗2 mL,肌注牛肺疫疫苗2 mL。为防止免疫副反应和应激反应,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对断奶前犊牛和怀孕母牛接种疫苗。给不同饲养阶段和季节的牛群驱虫对以放牧为主的家庭式牛场是相当必要的,特别是放牧到育肥前的牛群需要进行体内外全面驱虫。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伊维菌素、左旋咪唑、三氮脒、敌百虫等驱虫药物(按说明书用量和方法)。驱虫和消毒的药品应遵循同种作用药品交替用药的原则,避免产生耐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