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成栋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畜牧兽医站 810799)
现阶段,我国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中存在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低、疫病防控资金短缺等问题,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生猪养殖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目前,有关人员已经认识到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水平。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进一步改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关部门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对自身职责不够明确,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在出现问题时推卸责任,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进度及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上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众思想观念陈旧、有关部门推广力度不足,小型养殖场的分布仍旧较广,这部分养殖人员多是采用以往的养殖模式,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少,不能积极配合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难度[1]。
由于有关部门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疫病防控资金短缺,给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下,疫情的出现及蔓延会对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失。但由于资金短缺,开展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及设施不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必要保障。
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意味着养殖人员经济利益的损失。目前,我国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对养殖人员的赔偿标准尚不统一,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得不到必要保障。这种情况下,养殖人员往往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
新形势下,有关部门应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及必要性,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保证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对辖区养殖人员进行宣讲,提高养殖人员的思想觉悟,使养殖人员积极参与到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中来。
有关部门应注意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规范,以此提高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关部门还应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对养殖人员在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对养殖人员进行适当奖惩,促使养殖人员改进自身工作,以提高工作开展水平。
有关部门应加大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物质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注意专业人员的引进,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的开展做好铺垫,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影响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进而促进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大幅提升[2]。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工作的开展,对养殖人员进行全面管理,并注意对辖区环境的巡查,确保能及时发现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不当问题,以保证工作开展的质量。而且政府部门应鼓励民众监督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并高度重视举报信息,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保证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能有效避免疫情蔓延,保障民众饮食安全,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中问题频出,工作开展的进度较慢、效果较差,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人员应积极转变以往观念,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及加强监管等手段对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水平,以保证猪肉及猪肉制品的安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