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龙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二高级中学
作为地理教学活动载体的地理教材,涉及不同层面的分析。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了解教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功能、特点及教材章节的整体架构,有助于教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教材;通过微观层面的分析明确具体章节的教学因子、知识构成、教材栏目等,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笔者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首先,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其次,要求明确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再次,要针对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如何进行综合治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寻找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和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教材内容选择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案例,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1.荒漠化问题的典型性。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占据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面积之大,不容忽视。2.区域的典型性。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沙漠化面积大,推进速度快,已危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引起了普遍关注等。3.具有教育意义。荒漠化的形成和快速推进除了受制于自然环境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加剧荒漠化的速度和程度。这就涉及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联系到生产和生活实际。荒漠化现象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
在学情方面,初中地理教学已涉及了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即认识区域“在哪里,是什么”,为高中地理分析区域“怎么样,为什么”提供了基础性知识。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
1.地理知识的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荒漠化的定义,即解释什么是荒漠化,让学生对这一地理现象有明确的界定和认识。2.荒漠化的成因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了阐述。3.荒漠化的防治是对应于其成因和危害提出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这三部分内容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相互对应、逐步递进,形成了内在的逻辑联系。
2.地理能力的分析。学生通过概念对荒漠化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依次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探讨本区域荒漠化问题的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从教学内容来看,通过对荒漠化问题的探讨,学生认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加深了对区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1.在表述结构上,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优势互补。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相互渗透,图文并茂。叙述性课文文字规范简练,逻辑性强,主要阐释荒漠化的概念和成因。活动性课文与文互补,与图互补,补充和拓展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使用价值。
2.主辅案例合理选择与组合,补充和突出案例的教学功能。教材主案例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此外教材中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作为辅助案例。这种拓展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以全球视角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迫切性。
3.渗透背景知识,突出地理现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本节教材内容通过图像展示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做了简单的叙述。选取“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作为阅读材料,体现了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了解西北地区发展的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变迁,对自然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其教学意义在于通过渗透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的来源和发展历程,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