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岳山
摘 要:针对目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活动欠缺的问题,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因素,分析指出了闲暇体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宣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指导与服务,保障资金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可以培养中小学生闲暇时积极、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他们向“终身体育”自然衔接与过渡。
关键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39-02
闲暇体育是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为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解闷等多种目的,自主自觉进行的身体活动方式。现代社会“文明病”与“精神病”的增多,归根结底是学生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所导致的。据调查,目前有26%的中小学生对闲暇体育持消极态度,15.8%的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从未参与体育活动。家庭拥有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占77.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六日从事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只有13.6%,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因素
中小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人群,闲暇体育是一种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目前城乡居民大众化的闲暇生活方式,支配时间从多到少依次是看电视、阅读和从事体育活动,这种现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课业负担较重,其原因来自依然存在的应试教育,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闲暇时从未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反映,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耽误学习,假如他们有一些闲时间,60%的学生愿意玩手机、上网和看电视。其实,这正是体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只有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人才会产生活动的欲望。睡眠不足(调查中有92.9%的学生反映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负担越重,身心越疲惫,越不想活动。而社区体育器材设施的匮乏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一大因素。
而对学生闲暇体育习惯起决定性作用的体育教学情况也令人担忧:学生上课时“身顺心违”,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仍旧很低,教学过程过于技术化、竞技化,削弱了学生活动的热情,“铁”一般的纪律造成了学生活动时的被动和压抑心理,教学评价的不合理使部分学生丧失自信心。在“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办”的陈旧观念下,一些家长和老师绝对不会支持学生在闲暇时去“玩”的。
2.闲暇体育的重要意义
(1)一定的现实意义
黑格尔曾说过:“游戏比正经事还正经。”运动技能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技能和技术,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掌握,只有在闲暇时间进一步摸索、练习、反复巩固,方可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好玩是学生的天性。玩,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一种享受。因此,不但要满足他们的生理、生存需要,而且应该满足他们的发展、享受需要,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尤其是体育游戏,既能开发智力,又能强身健体。
(2)深远的社会意义
古希腊斯巴达人从出生到成年终身实行“军营式”的严格的体育锻炼,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体魄超群、意志坚强的战士,对整个希腊城邦形成强体尚武的风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究目前出现的校园暴力案件和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情况,其原因之一就是家长和教育者对他们闲暇时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关心、指导甚少,以至于不良文化在时间上有更多的机会影响中小学生,当中小学生在闲暇时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体育活动方面时,由他们造成的社会隐患将不再出现或明显减少。现代健康观应该是:无躯体疾病;无心理障碍;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克服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给人们造成的抵触、恐惧、厌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发展闲暇体育,提倡终身体育,其实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3.闲暇体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体脑为一物,“脑力盛则智力高,身体弱则脑力衰。”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敏感期,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闲暇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快速增强身体素质,塑造出健美、健壮的体态。
(2)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竞争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心理问题,通过體育活动可宣泄其“剩余能量”,排除其内心的焦虑、愤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振奋和放松,获得友谊和社会交往机会,取得心理平衡,更加自信,不断进取。
(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中小学生大都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善于模仿,闲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符合他们好“玩”的天性,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可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4)开发智力
闲暇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和娱乐性体育活动,其中包含极其细微的、复杂的智力活动,中小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促进大脑发育,挖掘智力潜力,激发大脑“灵感”的出现。清华大学的学生从自己切身体会中总结出了“8-1>8”的公式。说明每天从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其学习效率要远大于8小时。
(5)发展个性
素质教育主张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闲暇时间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完全自由的、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达到满足自我和张扬个性的目的。
4.加强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措施和建议
(1)广泛宣传,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健身好风尚
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体育健身的意义,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健身”的好风气,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与各类体育竞赛,从宏观上调动中小学生的健身热情。
(2)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基础作用
现代运动健康的理念应该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其实就是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也是健康人生的基本条件。“健康第一”已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应担负起学生乃至人类全面健康的历史使命,尤其应重视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后天培养的,体育习惯也不例外,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以良好的“身教”去感染、影响学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体育的优点是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把生活当成舞台。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学校教育要不断改革与创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真正把“睡眠”与“玩”的权力还给学生,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4)重视对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指导与服务
尽快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期培训或进修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有偿服务,增加其数量,提高其素质。尤其是近年来提出的退役运动员进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及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做法深受学生和群众喜爱。在节假日,也可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样,既能得到学生参加闲暇体育的心理认可,又能适当满足社会需求。
(5)保障资金,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调查显示,城市家庭中拥有体育健身器材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更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现实中人们尤其是交际欲望和展现欲望极高的中小学生,他们更喜欢到人多的大众体育活动场地去锻炼身体,所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美化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至关重要。
(6)积极培养中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加以引导和培养,增强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自觉地、下意识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最终促使学生从学校体育、闲暇体育向“终身体育”自然衔接与过渡。我们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落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中小学生闲暇体育必将呈现出繁荣、健康、积极发展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陈新.发展初期的中国运动休闲市场[J].体育学刊,2003(03):21-24
[2]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胡浩.體育之研究视角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思路探析[J].山西体育科技,2012(0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