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锋
摘 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强调能力导向,培养过程强调实践性教学,教学实施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系统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型”的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原则,以及注重教学内容重构和模式创新、强化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及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等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4-010-05
2017年以来,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工科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助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也成为国家和各应用型高校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切实推动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自2016年升格为职业教育领域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以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始终将“新工科”建设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原则设计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试图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从而为其他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
1.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开放式人才培养理念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努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的改革和尝试,是中国“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收获未来,探索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1],是与未来合作的工程教育,是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是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先驱性、引领性和支撑性力量[2]。“新工科”教育是立足于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发展的不足和需求,以国际化思维和视野为引领,以“塑造未来”为核心理念,以立德树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人才培养置于国际化背景和人才成长全过程中,拓展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个体发展与国家繁荣和世界和谐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培养有理想、有情操、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携手建立友爱和谐的世界发展新秩序。新工科建设的开放式人才培养理念对当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大的助推作用,促使各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要立足国际、开放办学,主动吸纳国际教育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要长远谋划,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大批高水平的未来“新人”。
2.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世界范围内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生产关系的重新构建、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的替代,这必然催生一批具有跨界特征的新兴学科,比如互联网技术在各传统学科的应用创新,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推广等。这也意味着现代技术人才应具备适应科技需求和新经济形势需求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具备跨学科、跨产业的整合能力。新工科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打破原有的学科分割和专业分设桎梏,将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有机融合、多元交叉,共同服务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的创新,以“培养从工程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全链条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构建高度关联、贯通融合、持续创新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3]。新工科教育理念顺应了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形势,注重将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交叉设置,多元能力融合发展,保证工程科技人才在行业专精的基础上,进一步拥有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新工科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求高等教育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教师要将教学科研工作与复杂系统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要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创新性观点;加强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找到学科交叉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形成新的研究增长点。
3.多元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新工科教育“塑造未来”的发展定位和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决定了单一的人才培养主体难以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需在加强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走出“象牙塔”,主动与产业界、经济界、文化界等紧密联系和对接。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政府也需通过激励性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打破高校独立育人主体的困境,完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共克技术难题;校地无缝对接,共促区域发展,以人才共育和资源共享为载体,探索构建多层次、跨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育人平台。一方面,校内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打破传统教育的学科界限和专业界限,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多元知识和方法,丰富其知识框架和体系;另一方面,校外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等組织的紧密联系,深入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改革方案,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为地区企业和社区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企业等主体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学校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实现学生学习资源供给的多样化、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和协同性以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制化”和“高质化”。
二、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以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约,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4]。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术性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强,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能够“认识世界”的人才,更需要能够“改造世界”的人才,而对后者的需求远远大于前者。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愈加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学术型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偏理论缺应用”,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用技术型大学或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势必应得到大力发展。
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定位,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因其所参照的并非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比较全面地覆盖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基本情况,因而具有更大的普适性,获得更多学者的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阶段,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阶段。第一阶段又可分为5A、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5B类是实用型。5A类学习时间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也可延长至4年或更长时间,学习内容面向现实,适应具体职业需求,提供实用的、技术的、适合职业发展的课程[5]。从分类标准看出,应用技术型本科有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本科和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对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的新型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换言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学生动手能力或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要超过研究型大学,而在学科专业理论基础方面的要求则要高于高职院校而达到本科层次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始终存在纵向层次分明、横向类型区分度不高问题。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除个别院校外,一般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6]。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仍沿袭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存在典型的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当前适逢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达之后,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实际情况,陆续提出了服务型、应用性、技术本科、行业特色、创业型等发展思路,也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探索。通过对几所应用类型本科院校的调研分析发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下,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可以形成以下共识:一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强调能力导向,而非以知识作为唯一的目标;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注重与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的深度对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五是在专业建设上应注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应用技术大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由此可见,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科学的发展观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团結协作、遵纪守法和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与计算机操作能力;(3)具备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原则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特性,相比于普通本科,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更应着眼于岗位人才需求,着力体现实践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作为职业教育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项目,职业教育领域唯一一所由高职教育发展而来的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系统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原则。
1.重实践,突出人才培养的全程实践特色
坚持实践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行工程(企业)实践四年不断线。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外,还单独设计工程实践环节,即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从第一阶段的企业认知实习,到第二阶段理论实践交替专项实习,到第三阶段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的专题制作,再到第四阶段综合训练,校企结合、递进安排、系统设计。
2.强基础,夯实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基础
按照国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学分设置的有关要求,规范设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满足学生开展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升入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客观需要。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的学时学分,打牢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基础。积极引进基于开放性MOOC平台由名校名师讲授的通识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发展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原则上应达到各专业总学分的30%以上。
3.重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
继承和发扬天津中德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大学生企业实践的时间和强度,细化学生企业实践的标准和要求,提高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探索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开展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功能,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岗位适应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新专业申报中,至少需要五家以上能够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共同参与,从源头上严格执行校企合作机制。
4.国际化,探索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路径
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打造适应国际化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将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打造与国际标准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提升学生外语交流、读写等能力;积极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与跨国企业和国外大学的国际教育合作,探索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赴海外企业实习的路径与机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