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波
摘 要: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现代医院档案管理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条有建设性的改革创新建议,希望可以为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改革;创新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20
由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日益复杂化、严重化,国内许多医院的管理建设和管理规范程度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新问题新形势,也无法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适应性和有效性,虽然加大了管理制度规范,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但是问题仍然严重。
1 互联网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1.1 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第一,管理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结合性较差。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相关制度和有关法律的依据规范不尽相同,也就导致了在对待同一问题,依据不同,规范性也就有所偏差。再加上,随着城镇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医院病患的存量与增长量也越来越多,医院档案管理现行的管理标准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所以,在管理制度和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不能有效结合,就会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第二,医院档案管理流程存在不合理性。现代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流程与传统档案管理流程有些区别,要求管理者有专业的第三方参与、合理的管理标准、较强的互联网等行业知识储备。当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够成熟,流程操作不科学、职业素养较差,舞弊现象丛生等等,都已严重影响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医院档案管理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妄然编造档案信息事实,更改数据、甚至出现将信息变现的现象。这都是流程不够严密、操作不规范的原因导致。
1.2 医院档案管理安全机制不健全
第一,互联网技术平台更新不及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医院档案管理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平台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下医院档案管理,如果互联网技术平台更新不及时,就会延误管理者对档案信息的调用和利用,如果不能准确认识互联网技术平台更新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影响,那么就会导致医院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第二,档案安全系统漏洞过多。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运行都依赖于互联网,依托于网络的系统本身就容易发生诸如网络故障等问题,可能就会导致数据的遗失。而信息系统的设计也会存在漏洞,以传统安全的思维来管理就会导致不适用,档案管理人员难以通过查证来发现安全漏洞问题。同时还可能有外界通过系统的漏洞来舞弊,数据造假。这些都导致了档案管理的检查风险。医院档案管理一直以来对所涉及的档案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在风险监控方面缺乏科学检测,对于潜在的风险评估不够细致,许多部门之间也缺乏足夠的数据互通和同步。
1.3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殊性,其中涉及的信息与其他行业的信息资料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复杂,不公开或者半公开,需要管理人员能准确分辨。这就导致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变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精通会计行业的知识,更需要对新兴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甚至是互联网行业,计算机行业有较高的理解,才能在管理时结合自己的知识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第二,档案管理人员内部造假现象严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通过虚增信息数据修改档案的动机。医院档案的业务数据高度集中在网络系统中,该系统的维护由技术人员进行,在存在上述动机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后台进行人为操作,修改与灰色数据相关的业务信息,而这一行为难以被非IT技术人员识别。而且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导致很难规避安全风险。
2 互联网时代现代医院档案管理改革与创新
2.1 完善管理组织管理建设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特色、科室类型等情况,实施四个“精准”——“精准调查”、“精准识别”、“精准执行”、“精准评价”,通过四个“精准”把握互联网技术对医院管理建设带来的影响,为优良管理建设制定更加科学细致的管理目标。医院应该鼓励各院系发挥自主活力,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建设管理团队,根据自己科室医患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采用针对性的特殊建档管理。同时要完善管理责任链,消除责任“模糊地带”,调动各方资源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动态的可持续的组织建设。
2.2 完善管理监督责任建设
国内许多医院为了应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对策,加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医院管理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解决发挥作用。
第一,继续完善监督责任人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监督责任制度,医院各院系应该成立管理监督责任人制度,可以由分管医患工作的主管领导和医疗工作主管领导共同担任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治医师为第二责任人,护士及其他管理员等担任第三责任人。共同对医患的就医状态进行监督,形成多层次立体的监督体系。现有的监督责任制度虽然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职责,现实实践中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过于形式化和一刀切。必须要考虑到医患的某些合理需求。第二,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员制度。档案信息建设制度是国内许多医院的常态制度,但是实际上管理过于松散,考核、签到等制度形同虚设,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看电脑、玩互联网,督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建立管理信息员制度,弥补漏洞,强化管理。具体可以由各科室指派信息员,主要负责每周将各科室医患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管理建设工作督导组汇报。同时,医院定期举办信息员会议,及时查找工作问题,优化管理制度。
2.3 完善管理评价体系建设
在管理建设制度中,评价制度有利于促成管理建设目标的完成,良好的评价制度可以提升医院管理建设的实施效率,为医院管理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国内医院应该在评价体系建设中,加强精细化建设力度,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深入设计,例如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互联网使用素养进行指标量化,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当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互联网媒介的素养,进一步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互联网的信息内容、使用方式、不良影响进行深刻的认知,对复杂的信息可以客观辩证地看待,对互联网媒介的相关信息能够正确处理、分析、传播,通过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可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互联网媒介素养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媒介素养。
3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常态趋势。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对于档案数字化模式应用、档案物理空间节约、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具有传统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日趋动态化、复杂化,因此加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需要继续完善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强化管理人员的跨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这样才能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刚仲.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686-687.
[2]胡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2):16-17+20.
[3]商玉霞.“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8(12):30-31.
[4]崔刚.浅谈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J].办公室业务,2018(0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