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生产问题分析

2020-12-15 19:55赵聚勇陈忠友宋铁峰刘永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叶片

赵聚勇,陈忠友,宋铁峰,刘永丽,杨 光,赵 越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 2.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抚顺 113302)

日光温室种植蔬菜产量高、效益好,是辽宁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黄瓜以其采收期长、价格稳定,正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作物。 目前,辽宁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生产还存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不全、化肥用量较大、病虫害危害严重、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 本文针对生产上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辽宁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提供参考。

1 黄瓜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不普及

近几年,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雌性系黄瓜品种越来越多。 雌性系黄瓜品种苗期不用喷增瓜灵诱雌,没有雄花浪费营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容易获得高产。 但实际生产中一些棚户对雌性系品种的特性了解不够,导致花打顶、早衰等问题频繁出现。 雌性系黄瓜一般花芽分化较早、第一雌花节位较低而且之后每节都有瓜,一些棚户为了追求早卖瓜,第3 ~4 节就开始留第一根黄瓜,这时植株不管叶片还是根系都没有打好基础,而黄瓜又要求采收期长,不在开始留瓜前搭好丰产架构,以后的抗逆性、抗病性和高产都没有保障。 还有一些棚户在进入结果期管理时不舍得疏瓜(绥中地区华南型黄瓜种植尤为严重),每节都留瓜,造成植株细弱,很容易出现花打顶和早衰。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张振贤老师的研究,黄瓜3 个叶片的光合面积才够供应一根黄瓜的生长需求。 这为生产上留瓜数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议雌性系黄瓜品种8 节左右留第一根瓜,之后视植株健壮程度每2 ~3 节留一根瓜。

2 嫁接苗防病虫处理不全面

目前,辽宁省约有育苗工厂200 家,年育苗能力50 亿株。 日光温室黄瓜生产90%的种苗来自育苗工厂,大部分为嫁接苗。 工厂化嫁接苗种子来源可靠、秧苗整齐、成本稍高但省时省心,因此受到广大棚户喜爱。 但工厂化育苗用种量大,常规消毒方法很难消灭每粒种子上的病菌,再加上苗场内种苗高度密集、品种单一,一旦感染病虫害扩散速度快、散播距离远。 2013 ~2016 年辽宁地区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爆发就与种子带菌和工厂化种苗远距离运输有很大关系。

建议种苗运到温室后马上用10 g 锐胜(70%噻虫嗪)+20 ml 亮盾(精甲霜灵+咯菌腈)对水15 kg 喷淋秧苗,定植时再用相同药剂沾根处理。 防止病害随苗进入温室。

3 肥料用量较大且不平衡

3.1 有机肥处理不当

动物粪肥中所含的养分全面,经微生物分解能释放二氧化碳,补充作物碳素营养;其在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腐殖质、黄腐酸等能刺激黄瓜根系生长的物质及各种有益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通过棚户自己总结的经验和各级农业部门的培训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基肥施用有机粪肥已经非常普遍。 但是,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动物粪肥经常引起气害、烧苗、带入病虫、争夺氧气等问题,严重影响植株健康水平。

建议夏季温室休闲季超过30 d 的地区可以将生粪施入棚内,旋地后盖地膜结合高温闷棚腐熟粪肥。 休闲季短的地区一定要将粪肥腐熟好之后再施入棚内。 为保证棚内土壤有机质充足一般鸡鸭等禽类粪便施肥量5 000 kg/667m2以 上, 牛 马 羊 等 畜 类 粪 便 施 肥 量7 500 kg/667m2以上;施用有机肥后基肥再施入微生物肥料50 kg/667m2,促进有机肥快速分解及转化。

3.2 过量施入大量元素水溶化肥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黄瓜从开始结瓜后整个生长季都存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竞争的问题,许多棚户不能掌握黄瓜的需肥规律,为了追求高产和速效超量施入速效化肥。 以一大茬黄瓜生产为例,生长期240 d 左右,基肥每667m2施用化肥100 kg,整个生长季节施大量元素水溶肥30 次左右,每次10 ~15 kg, 再 加 上 叶 面 肥, 单 茬 施 用 化 肥 量 400 ~550 kg/667m2。 超量的化肥不但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使棚内土壤的理化性状破坏、盐渍化严重、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增强、缩二脲烧根普遍,严重制约了温室黄瓜生产的可持续性。 由于国家只要求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包含不少于0.2%~3%的中微量元素,而不要求这些中微量元素的种类。 所以,近些年由于缺少钙、镁、硼、铜等中微量元素引起的生长点坏死、叶片黄化、瓜打顶、空洞果、畸形瓜、化瓜等生理病害呈高发趋势。

建议通过测土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后再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黄瓜的需肥规律是每生产1 000 kg 黄瓜,需从土壤 中 吸:N 4 085 g、P2O51 360 g、K2O 5 675 g、Ca 3 630 g、Mg 910 g、S 725 g、B 6.3 g、Fe 23.8 g、Zn 8.3 g、Mn 19.3 g、Cu 2.5 g。 一般黄瓜基肥每667m2施用50 kg三元复合肥,50 kg 过磷酸钙,1 kg 硼砂。 开始留瓜后每次浇水冲施水溶肥5 ~10 kg。 肥料比例根据植株长势情况,营养生长旺盛就把磷钾肥比例提升一些,生殖生长过旺就把氮肥比例提高一些。 中微量元素应根据预估产量按需肥规律适时补充。

4 病虫害危害严重

黄瓜生产上的病虫害非常多,近两年温室黄瓜生产中靶斑病、细菌性流胶病,以及根结线虫和蓟马是最难防治的病虫害。 靶斑病俗称“小黄点”。 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1 mm 左右,之后随病斑不断扩大,略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呈黄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枯死。 细菌性流胶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 苗期症状为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子叶和真叶边缘出现水浸状凹陷斑不断向内扩大,严重时茎基部流胶,叶片背面病斑处溢出菌脓,干燥时病斑变脆,易穿孔。 成株期病原菌主要侵染茎和果实,发病时茎秆呈水渍状,流出白色胶状物。 果实受害后出现水渍状病斑,侵染面扩大后果实变软凹陷,逐渐变成褐色,内部软烂,表皮破裂,伴有恶臭。 发病后植株生长缓慢,茎杆发病部位往上的部分先萎蔫,最后整株萎蔫,果实失去商品性,严重的可直接毁棚。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黄瓜的侧根和须根。 发病后根系上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根结,初期根结为白色,表面光滑较坚实,后期根结表面粗糙乃至龟裂,严重时腐烂。 发病初期,中午天热时叶片萎蔫,夜间可恢复,随着病情的恶化开始出现,叶片黄化、植株长势弱、化瓜、畸形瓜,直至整株枯死。 蓟马成虫和若虫多隐藏于花内和叶片背面,以锉吸式口器锉伤嫩梢或嫩瓜,幼瓜受害后果实会变硬,瓜毛变黑,受害严重造成落瓜。 此外,蓟马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

建议靶斑病防治可采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5%吡唑醚菌酯,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雾防治。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可采用噁霉灵25 ml+溴硝醇15 g+甲基硫菌灵15 g、氯溴异氰脲酸15 g+叶枯唑25 g+乙蒜素10 ml、喹啉酮20 g+3%中生菌素20 g+2%丙烷脒水剂20 ml 或嘧菌酯10 g+菌毒双克25 ml+嘧啶核苷类抗菌素25 ml+辛菌胺醋酸盐25 ml,对水15 kg 全株喷施。 根结线虫防治可在夏季高温季节温室倒茬时进行高温闷棚,高温闷棚结束后可用96%棉隆微粒剂或35%威百亩水剂药剂消毒;在生产季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沙雷氏杆菌、淡紫拟青霉、短短芽孢杆菌、交枝顶孢霉、钩状木霉等微生物菌剂防治。 蓟马防治可悬挂篮板,合理悬挂篮板既能检测虫口密度又能大量捕杀成虫。 化学药剂防治可用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60%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有机硅等药剂。

5 土壤连作障碍突出

日光温室一旦建成就很难移动,而且温室内常年高强度的栽培蔬菜作物造成连作障碍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表现为: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结构破坏、次生盐渍化严重、土传病害猖獗、土壤酸化现象频发。 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了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建议优选黄瓜嫁接砧木,在保证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尽量提高砧木根系的抗逆性;老棚区建议改良旋耕机,最好旋地深度要达到40 cm,这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问题。 对于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来说合理均衡施肥是关键,首先要加大含有机质肥料的使用,其次要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后开始留瓜前注意控水控肥,开始结瓜后视秧子情况调整氮磷钾比例,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出现缺素带来的生理病害。 强调微生物菌剂使用的常态化,微生物菌剂对减轻连作障碍效果显著,但每年的土壤消毒也会杀死大部分的有益菌,只有在消毒后及时补充有益微生物才能保证土壤里的病菌和线虫得到长期控制。 日光温室连作障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状、病害、根际微生物、根系分泌物等多个方面,必须多项措施有机结合才能让日光温室连作障碍得到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植物叶片分割方法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的研究
清新脆嫩的黄瓜
利用“人工叶片”从无到有生成燃料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我的植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