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峰
(偃师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河南 洛阳 471900)
我国本质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面积占据了我国相当大一部分,当前在进行城市规模发展的过程中,更是应当注重贫富差距显著的问题,关注农村地区的改革。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一直难以有效的提升,农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即使我国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突破,但是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存在,并且没有尝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因此,必须要注重对于贫困地区的改革,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带动农村地区人才水平的提升,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为我国整个国家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村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旨在打破农村传统经济模式,寻求突破与创新,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还是很多,经济水平依然较为落后,不利于农村地区的长久发展。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动也成为了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必须要认识劳动力对于贫困地区的重要性,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于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力度,针对劳动力受教育的情况,制定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带动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双重提升。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特点主要如下:第一,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民都没有接受过长时间的教育,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普遍低下,很多人的学历只是在初中及以下,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难以吸收新的知识,对于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正确的理解和吸收。第二,农民的自主意识不高,遵守培训纪律的自觉性差。农民长期进行自由生产活动,同时受到生活方式以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在培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存在,导致了课堂散漫,效率低下。第三,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严重。很多农村地区发展十分落后,导致了农民自身的眼界受到限制,没有体会到当前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在生活等方面依然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存在守旧的观点,甚至错误的认为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对于求知欲望不高,因此难以安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第四高技能人才少。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以前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依靠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变。农民工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一边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工人,另一边是大批农民工找不到就业岗位。其实这种现象真正原因是技工荒。因为大批农民工被锁定在低技能层次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不能实现就业,第五,用于培训的时间较少。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越来越举步维艰,很多劳动力纷纷前往外地务工,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很难有时间和耐心接受理论培训,导致了受教育的水平难以提升。
当前在进行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的过程中,生源自身的水平不高,造成了培训的难度。首先,根据劳动力当前的特性进行分析,很多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亲身感受过现代化手段的优势,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导致了参与热情低,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培训活动难以开展。其次,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提升农民劳动力群体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将培训活动进行具体的落实,导致了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不能使劳动力群体了解到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要素,也没有对于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导致了培训活动成为了“花架子”。第三,当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与市场需求脱节,参加培训后不能就业,受益效率差,影响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导致所学的并非所需的,不能为劳动力提供真正的技能教学。
首先培训机构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了内部的设施设备落后。培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但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本身较低,难以有多余的经费进行培训机构的帮扶,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投资较少,设施跟不上要求,同时难以吸引专业的教育人才。其次,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民工群体接受技能培训,主要是当地政府进行主导的活动,在进行资金拨款的时候,需要经过层层把关,涉及的部门较多,如培训机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存在着信息差异性,过于繁琐的流程导致了资金难以及时的到位,无法及时的支付给培训机构相应的费用,导致了培训机构的水平逐渐的降低,甚至会逐渐的消磨培训的积极性。最后,培训项目的内容不具备针对性。农民工群体较为特殊,本身受教育水平低下,水平差异大,因此在培训的时候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和效率,都是进行统一的培训,没有考虑劳动力群体实际想学习的技能,也没有考虑培训的方式是否能被学员所接受,培训工作的未来预期并不好。
加强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带动贫困地区的人口就业率。但是当前就业安置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劳动力群体常常需要外地务工,导致异地安置协调工作难度大、所需费用高,不利于健康就业。培训机构在组织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风险大。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变化,培训内容可能存在滞后性,导致了学员学成之后,无法满足社会的新型要求。同时,农民工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当前户口的安置、子女上学、医疗及养老等保险,都是在外务工群体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及时的进行办理,甚至并不为劳动力群体进行办理,导致了福利待遇水平和自身的权益难以受到保障,就业的风险大。
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机制的建立。要围绕市场抓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意愿为准绳,开展定需培训。形成 培养、就业、保障,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走进企业培训。让农民工接触高端技术,边工作边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扩大宣传的力度,开放信息平台,使劳动力群体认识到培训的内容以及时间地方等重要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技能学习的选择。培训内容注重带动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做好协调合作工作,农业部门、扶贫部门等协同加大培训机构的完善,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等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办事流程,为培训机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完善配合协调劳动力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带动贫困地区人员水平的发展。
当地省、市等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重视程度,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而强化培训机构的水平,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招纳新人才,同时应当注重引进其他渠道的资金,进行培训活动的投入,强化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健全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为培训机构提供方便。在进行职业教育时,教育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素质,不能戴有色眼镜,而是应当不断结合实际要求加强自身的积累,为劳动力群体提供技能帮助。通过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开展流动车培训模式。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哪里有培训需求培训班就办到哪里上。利用农民工农闲时间、节假日和双休日。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工地、车间。因地制益,通进长短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上门培训。
为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使培训技能具有可用性,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制度保障,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加大用人单位的监督,必须要做好社会保险的缴纳工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必须齐全。保证工伤保险的可用性,避免出现事故,及时解决农民工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权益保障问题,从而吸引农村地区劳动力培训的积极性,努力的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新型现代化技术的学习,更好的进行就业,带动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关注问题,应当结合实际的需求和劳动力群体实际水平进行培训。当前在培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因此应当不断地完善培训机构,制定培训制度,带动劳动力群体水平提升,改善农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