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孟雄
(湖南省资兴市三都镇农技推广站,湖南 资兴 423400)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对于柑桔的需求量有所提升,同时还对其质量有了新要求。湖南省作为柑桔的重要产地,应加强对于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以及示范推广的深入研究,以切实提升柑桔的质量与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实现柑桔种植户经济效益的增加。
1.1.1 时间选择。湖南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有着充足的热量条件,通常情况下,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柑桔可选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播种,此时进行栽培能够保障柑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1.1.2 温度选择。湖南省年平均气温在16.7℃左右,能够满足柑桔的生长需要,而且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南方部分地区在冬季也具有较高的气温,最低气温会在0摄氏度左右,适合柑桔生长。
1.1.3 土壤选择。适宜柑桔生长的土层厚度应保持在1米左右,同时还应具备较好的疏松度以及透气性,土壤应呈微酸性,pH值最好是在5.5~6.8之间。
1.1.4 合理密集。在进行柑桔栽植时,种植户应选择水源充足的地区,先将底肥施足,将枳壳种子做成砧木,在柑桔苗长到1m左右时便可展开移栽定植。柑桔合理的栽植密度应依据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水肥条件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株行距为3m×3m,每667m2最多可以栽植72株,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其良好的透风透光性。
1.2.1 中耕培土。良好的中耕工作有助于让土壤更加疏松,增强其透水和透气的能力,使其更加适应柑桔的生长。每年应进行三次中耕,通常在三月上旬结合催芽肥便要将全园进行深翻25cm,促进新根的生长。而六月份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配合壮果促稍肥,浅耕15cm即可。第三次中耕可以在采果肥工作完成之后进行,部分地区会放在11月份,深度通常是25cm左右,能够有效减轻冻害。而培土工作的主要目的则是改良土壤,切实增加其养分含量,同时还能有效保湿防旱,加快柑桔根系的生长速度,在冬季里有利于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培土工作通常在冬季采果之后开展,可以与深翻共同进行。围绕树盘5cm厚进行培土,若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采用河泥和塘泥[1]。
1.2.2 科学修剪。针对柑桔树进行科学修剪是能够有效保花保果的重要手段,树冠上母枝的数量决定了柑桔是否能够拥有较高的产量,所以有必要对树冠进行整形修剪。可以剪除树冠上部的无花春梢、交叉枝和重叠枝以及无花秋枝和果柄枝等。针对较为低龄的果树,种植户可适当留下部分春梢,但要注意剪短较长的有花果枝。在科学的修剪之后,树冠上的新梢叶片要比老叶偏多,同时还要呈现出均匀的分布状态,合理分配养分,如此一来便能够提升柑桔栽培的坐果率。
1.2.3 土壤管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于柑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可在进行柑桔栽培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土壤管理,采取套种间作的方式,适当种植一些大豆以及花生等根瘤发达的作物,此举能够对土壤内部的有机质成分进行合理调节。
除了要对高品质栽培技术功能特性以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解以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该技术在应用范围方面的扩大,因此,要注重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开展相应工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湖南省相关研究部门应建立起示范基地,并组织相关的柑桔种植户前往参观,在充分的演示和讲解中,提升种植户对于柑桔提质增效技术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认可,以便为后续示范推广工作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该类高品质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
除了建立示范基地以外,柑桔提质增效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还应充分发挥出专业人员的优势,在专业人才的支持下,深入研究该技术的适用性以及可靠性,可保障柑桔提质增效技术的全面推广。
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柑桔提质增效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应适当加入信息化的手段,推广人员可借助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媒介,将该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宣传至柑桔种植户中。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应注重在进行柑桔栽培实践中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将其各种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利用,为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信息条件基础,进而使种植户更加明确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2]。
总而言之,通过采用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湖南省各类资源的优势,并将其直接转化为效益。在应用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示范推广工作,将该技术广泛地推广到广大柑桔种植户中去,实现大面积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