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燕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当前,我国已经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育策略,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基于此,在核心素养下,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9.008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小学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能够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符合我国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
一、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深挖传统文化
与其他层次的数学教学不同的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是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较为容易,但就当前现状而言,我国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并不理想,并且一些教师与学校也并不重视。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深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并能够熟练运用到教學过程中去,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收集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图案和物品,在课程中进行展示。一方面,这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自信感和认同感。
二、多引用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我国古代,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数学家,他们对我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取得了许多数学成果,其中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都被记录下来,在我国广为流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引用这些历史故事。例如魏晋时期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就发明了几何图形的面积算法,在讲到几何图形面积算法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讲述刘徽的事例,而在讲到圆周率的算法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科普祖冲之的故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这些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外,更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学生也会以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为榜样,并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当中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以参与活动的方式来获取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数学知识。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印象。譬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关于图形设计的比赛和展览,让学生根据一些古代较有价值的立体图形来进行设计和组合,然后再将学生的设计成果在班级中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对这些立体图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也能够对我国古代这些璀璨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目前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现状并不太理想,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困难。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故事并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魏建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2] 孟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文理导航(下旬)》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