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军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值得被后人继承和发扬。本文以纸贴画艺术的教学为例,对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 传统文化 纸贴画艺术 教学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8.032
一、纸贴画概述
纸贴画是纸艺的一个分类,人们习惯上把所有用纸作为主要素材进行表现的艺术形式统称为纸艺,纸艺的范畴包括纸贴画、剪纸、折纸、刻纸、纸编、纸浆畫、立体纸造型等多种形式,纸贴画仅仅是纸艺的一小部分,但却是纸艺手工课中的重要内容,现已深受国内外纸艺爱好者的喜爱。
纸贴画技法开放多样,撕、剪、卷、捏、粘,简单易学;表现风格不拘,可细致、可大气、可真实、可装饰;取材方便灵活,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张都可以用来制作纸贴画。纸贴画是一门融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手工艺术,具有一定的设计工艺性、绘画表现性、装饰趣味性的特点。构想相当于设计,实施相当于工艺。制作一幅纸贴画大致要经过构思、画稿、剪裁、粘贴几道工序才可完成。纸贴画和剪纸都属于纸艺术范畴,本身就具有极其强烈的工艺性特点。我们常见的纸贴工艺品大都制作精美,并有一定的工艺流程。
二、初中美术纸贴画教学实践策略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充分备课是教学的第一步,为了上好课,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预设,理顺思路,就如何切题,怎样设计教学环节,选择哪些教学资料,优选哪部分图片、视频、音乐,甚至要不断修改,甄别合适的网络资源融入课堂。教师备课越充分,讲课的时候越自信,即使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能够做到从容面对。充分的课前预设是打造课堂良好氛围的关键。为了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课堂上的师生配合度。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作品展示,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关注,在关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去表述、讨论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内容,还要进行作品制作的分析,使整个课堂教学在一种积极思考、探究、实践的良好氛围中完成。
2.引导材料认知
纸贴画教学可以使用的纸材极其丰富,每一种纸材都有其特殊的形态特点和肌理效果。有的柔软细腻,可以进行揉搓变形,有的适合折剪、卷曲,如瓦楞纸,它色彩丰富、表面凹凸变化又常常带给人特殊的联想。对于纸材感知,可以通过“先观察一后动手一再描述”的方法进行。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感知材料的不同特性,通过观察材料,获得视觉初步认知,了解每种纸材在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再动手用撕撕、折折、剪剪等方法了解纸材性能。最后通过描述的方法总结纸材形象特征和功能特性,并进行联想和想象,形成整体的材料认知。
这里要强调用眼睛观察的是材料的外观,从纸材色泽、光滑度、表面纹理上进行有意识的多角度观察。皱纹纸具有一定的伸展性,通过拉伸表面的纹理可以展开,而且比较柔软易搓易揉,可塑性很强。这是皱纹纸这种特殊纸材的特点,那么其他纸材又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和发现后获得了哪些认识?与之前有关这种材料的认识存在哪些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最后运用口头描述的形式对材料的整体认知,想象这些纸材可以用来做什么或者使用怎样的方法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表现效果。所以,运用这种观察后动手,动手后描述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对纸材的感知与理解。
3.启发情感表达
纸贴画学习强调与生活的联系,要贴近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纸贴作为媒介和手段表达生活体验和个体感受。为了切实提高纸贴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参与动手操作的乐趣,笔者认为无论是日常的纸贴画教学常态课还是社团活动课,都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节日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和纸贴作品表现主题融入教学。
总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教育者需要抓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既能发展美术创作与欣赏能力,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时代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书琴《浅析纸贴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神州》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