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月琴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无主题性写作转变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语文写作。也就是说,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展开语文写作,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小学语文写作中传授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写作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05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在小学低年段时,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在小学高年级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语文知识,以此来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逐渐凸显,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学底蕴,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引经据典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渗透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学生习作灵感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形成了中国精神。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创作面,还能为小学生提供无穷的灵感和写作思路。因为小学生能够从历史中寻找到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写作而言,常常会出现无内容可写,无写作思路,困扰着学生和教师,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写作思想,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作文的可读性,还能有效提升作文的文化底蕴,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时,可以重点为学生分析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两句不仅仅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能而感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当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描写大自然的景色过程中,不仅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要升华作文的格局,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升作文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以古诗词中的文化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展开日常的小练笔,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经验。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节日进行写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牛郎与织女》这节内容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七月七乞巧节为主题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乞巧节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乞巧节的由来和历史,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围绕乞巧节所创作的古诗词,比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让学生感受乞巧节中的传统文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写关于乞巧节的时候,就不会仅仅围绕人们的活动来写了,而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作文的层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二、领悟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从语文写作角度来讲,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提升文章的层次和质量,还能有效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层次,首先,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详细地进行解读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写作过程中做到信手拈来,实现提高学生作为质量的目标。另外,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古代名人来举例子,这样一来,能够将抽象的传统文化凝聚为个人事例,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盘古开天地》这节内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神话故事,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盘古那种为人类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当学生掌握到神话故事的实质和内涵之后,在语文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无形之中渗透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升人物的品格,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引经据典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说出女娲不畏艰难,炼石补天;精卫坚持填海;愚公移山中的不放弃精神。教师要清楚,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往往能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为作文锦上添花,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获得理想的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学底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三、创设传统文化氛围,丰富学生习作内涵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小学生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自然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到语文写作当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板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板报的制作过程中来。在班级的布置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一定会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风气,让学生耳闻目染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比如,以班会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历史人物,挖掘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亮点,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为语文写作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感到无内容可写,无思路可用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作文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艳《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外交流》2018年第48期。
[2] 梅拉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读与写(上下旬)》2016年第21期。
[3] 卢林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