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在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更加深入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为学生物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显著提升提供基本的条件。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分析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29
在初中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其充分掌握和切实应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其物理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也要着重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而这也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创设全新的教学思路,深入探究和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及时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进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日后的成长提供巨大的帮助。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在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拓展全新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这样能够使物理教学呈现出全新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在增强自身物理知识、物理素养的同时,在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改革途径,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使学生在解题思路等方面更加开阔,进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相关思维和模式来学习物理知识,并对其进行深入广泛的应用,使其在物理解题和生活实践中体现出相对应的物理原理和知识。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活动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充分的利用,使相关内容和物理的知识点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这样能够使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确保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内涵,这样能够让学生更积极有效地融入其中,对其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巨大的帮助。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特别多的内容,知识面十分广泛,不仅有书法,绘画,诗词歌赋,还有音乐戏曲,建筑艺术等,而此类传统文化内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同时其中也包含着众多的物理知识,而这样的包罗万象的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深入融合和渗透,能够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特色。因此在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物理教学规律而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融合策略。具体来说,两者融合渗透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声学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传统部分,在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知识点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能够在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刻内涵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针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作品中所涉及的物理声学知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对应的预习。《梦溪笔谈》的相关内容中就针对行军打仗的过程进行了记载,每一个士兵都利用牛皮制造的箭筒作为枕头,枕着入睡,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敌人突然袭击的时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听到马蹄声。教师针对这样的军事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和学生进行互动分享,并设置相对应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故事蕴含着怎样的物理学知识和声学知识呢?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然后根据课本知识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发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声学知识。通过历史故事引领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展开想象,这样能够使其更深刻理解古人的智慧,同时对于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探究自主发现,在生活实践中也找到更多的与之相对应的内容。
2.在物理光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光学内容也十分重要,在光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融入相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具体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对应的光学知识和现象,然后在课上对于具体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在其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引用《月下独酌》中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书中所描绘的景象通过视频呈现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引领学生对于这类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把握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光学知识。着重分析诗句中“对影成三人”的深刻内涵,里面指的是明月、诗人和影子,其中影子形成主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当月光照射到李白的身上,会呈现出光的反射,而在李白身后无法照射的地方,就会形成一片黑暗区域,这个黑暗区域所呈现出的就是影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传统文化巧妙地应用,这样能够针对初中物理学的光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传统文化有更大的学习热情,为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必要保障,从而实现双赢。
3.在力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初中力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效融入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渗透相对应的文化典故等,曹冲称象就是典型的代表,教师可以通过其中所蕴含的水的浮力的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在初中的物理考试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与水流相关的试题。因此,在针对这类知识点和物理原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用曹冲称象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引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来渗透和传播传统文化思想,这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水的性质会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了解。当学生对于水有深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与水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和内容,要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究,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传统文化在热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更有效地融入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与之相对应的教具,针对学生的眼界和视野进行有效开拓,例如,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省油灯——夹瓷盏”教学工具,这是古代传统的科技工艺品,在很多的古装影视剧中有比较高的出现频率,很多学生对这样的工具也比较熟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全面细致地讲解这种工具的制作材料,然后引领和启发学生对其中所涉及的热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省油灯是怎样实现省油的效果的呢?这和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有什么联系呢?从夹瓷盏的制作工艺中,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明确省油灯为什么省油,主要是因为在它的夹层中加入了冷水,结合物理热传导的知识和相关原理,通过冷水降温的方式和物理热传导知识,利用冷水降低油的温度避免油温过高而快速蒸发,以此呈现出良好的省油的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滲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应有的作用和效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使其能够积极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提升物理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而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朝泰《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学物理》2017年第12期。
[2] 钟小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分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
[3] 王志勇《传统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