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泉
摘 要:小学英语学科与其他科目的不同点在于文化的输出性有较大差异,学生需要明确西方语言的表达顺序与语法内容,才能灵活掌握英语。因而,教师需在小学英语课堂内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教育,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内容,使学生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明确中华民族文化内容,不断推动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 中西方文化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17
在小学英语课堂内实现中西方教育文化融合的作用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开拓学生的视野,逐步促进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吸收能力。为此,教师需进一步开展中西方文化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逐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内容。
一、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课堂内,教师依然采取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指导学生纠正英语发音,使得学生对音标等内容的掌握并不熟练,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被应用的概率逐渐增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英语课堂基本的教学目标,过度使用多媒体工具,使得学生对学习任务没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教师在展示英语知识点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课外英语内容的理解能力没有显著提升,无法逐步增强学生的英语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中西方文化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内进入了较多的文化内容,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冲击,导致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概念没有清楚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实现中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促进学生的民族信念。教师应在小学阶段结合教学内容将中西方在不同形式上的文化进行对比,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从英语角度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借助英语掌握文化的表达形式,将更多具体民族文化的物体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教学策略
1.在英语教材内渗透传统文化教材
为逐步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度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在课堂内导入传统文化教材,结合单元主题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工具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民族环境,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互动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本质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以平等的学习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进而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Hobbies》时,教师就要在英语教材内引入著名教育学者“孔子”的内容,促进学生对“like”词汇的理解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对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喜好。首先,教师要将教材内的“like+doing sth”与一般现在时的构成结构进行说明,加深学生对实义动词与be动词之间的区分,使学生明确第三人称单数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出孔子那时候的年代感,引领学生走进孔子的世界,探究孔子的性格特点:“Confucius had a rough experience in his early years.When his parents died, he was mistreated by others. Therefore, he would study hard in his spare time and determined to change his own destiny with books, thus establishing the Confucian teaching concept.”以此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将“To admit that you know what you know, and admit what you don't know”的语句带领学生进行翻译,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深化学生对中西方文明的理解。
2.在英语写作中融合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课堂需要带领学生掌握写作结构,加强学生对写作材料的分析与运用。为此,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融合中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西方场景为主,导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礼仪等内容,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升对民族的自豪感,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思考,活跃学生大脑,逐步增强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Countries》时,教师就可将西方在不同角度的文化内容进行说明,并引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可展示西方的餐桌文化,将座位顺序、餐具等内容进行讲解,并阐述Religions、superstitions、 festivals之间关系,以具体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像是西方在餐桌上的随意座位等,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进行思考:“Why are Western seats so casual? What conditions do they relate to?”并将中国以东为尊的文化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国座位顺序的理解能力。其次,教师可发散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材料进行展示,让学生根据上述说明“座位”内容想象餐具的文化差异,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将“Chopsticks、spoons、plates”等词汇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词汇含量,借此提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3.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口语能力是重中之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带领学生掌握文化内容的具体表达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口语训练内容拓展传统文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熟悉中国语言,让学生根据口语内容进行翻译,以此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英语课堂。
例如在学习《Special days》时,教师就要以互动的模式引领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步加强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根据“Spring Festival”的标题进行互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像是“Do you like Spring Festival?”“Yes, we like Spring Festival very much.”“Why?”“Because every family can have a reun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e can also get lucky money to buy things we like.”以此加深学生对“Spring Festival”单词的记忆能力。其次,教师可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进行设计,以两人一组的表演形式进行展示,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教师还要将西方的“Christmas”进行讲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明确西方的新年时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习俗。而后,教师要以“For a New Year's eve firecrackers, spring breeze gifts into the to so. ”的语句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入掌握中西方文化内容。
4.介绍文化背景,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能力
由于學生没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在面对中西方文化的时候无法根据自己的努力掌握文化内涵,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特定的文化背景,联系实际情况,引领学生准确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并且,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中西方在面对文化时所产生的现象进行说明,继而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理解,树立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例如在学习《Daily life》时,教师就可从独立与不独立、准时与不准时以及聚会的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带领学生认识中西方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get-together”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欣赏两幅图片,分别是散开与一个圆,并交代它的文化背景:“In China, people seldom go to bars and other places for parties, and everyone is around a round and square table at the table.And foreign countries will choose a variety of places when the party, and we each do each, occasionally together to discuss the content of things, the location of the activity is more scattered.”以此借助聚会内容传递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团结,使学生明白在聚途中,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别内容,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逐步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因而,教师需明确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在英语教材内渗透传统文化,利用写作课堂引领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纠正学生的发音,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正确认识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何广林《让中西文化的渗透点亮初中英语课堂》,《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年第19期。
[2] 张晓丹《初中英语教学渗入人文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