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娴
摘要:本文从城市和乡村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城乡小学美术教学不同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农村基础美术设施课程建设、城乡小学美术教学一体化,扭转我国农村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有效评价教学方式,以期发挥我国乡村的特色地域教育优势。
关键词:城乡教育 环境差异 小学美术
美术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美术是奠定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学科。然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已成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意识,对塑造学生人格品质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对比目前城乡学校两地在美术教学环境、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等方面,目前城乡两地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差异。
一、我国农村美术教学的现状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但是,我国有一部分城乡美术教学状况差异很大,现存的教学环境落后,这成为现实的命题。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是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科目,因为农村小学美术课程专职教师比较少,美术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有效组织开展美术教学。受学校编制的变化影響,农村中小学教师团队规模小,美术教师人数偏少,甚至有些是其他教师兼职担任美术教师,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走一条有特色的教学道路,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农村美术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城乡教育环境差异对小学美术教师的影响
素质教育将美术课堂教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开展人格、思想、情操、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有便于进一步实现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目标。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类:第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第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比较法等;第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发现法两种;第四,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景法和欣赏法。
城市中的美术教师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类型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由于学校设备、学生美术知识贮备、美术工具的准备、美术馆参观、家庭美育、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的资源相比农村的好,城市中的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多种资源,侧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农村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向直接感知类型的讲授,主要以谈话类型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应该积极借鉴城市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美术暖性化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我发展,让学校课本的美术知识与本地美术资源相结合。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环境中,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另外,教师要合理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习作业成绩,农村美术教师一定要做到敢于引导、发现、批评、表扬学生创作的艺术激情,才能大力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结语
城乡美术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美术文化本身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校课本美术知识与本地美术资源相结合,充分体现美术的暖性化特征,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高闪闪.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改善小学美术教育条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
[2]张容舟.美术教育与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2).
[3]马伟芳,王延豹.对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4]刘冠荣.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上),2017(6).
(作者单位:福建南平市赤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