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霞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相互启发,使两者共同成长,进而实现教学相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思维,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相长;自主能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高素质人才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观,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课堂教学方法枯燥、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教学方法亟待做出改变。
一、研究背景
其实,教学相长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充分互动,而且提倡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相互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更好地交流情感,更能真正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教学相长指的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方面是一种创新方式,更代表一种探索精神。为了让“教学相长”的精神更好地发挥实际的作用,学生和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让自身的思维层次达到同一高度,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当然,在运用教学相长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各方面的细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充满趣味性。
(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而小学生由于各项能力不足,学习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
(三)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师生互动可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加强课前思索,以先入为主
小学数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类题目:35根火柴棒,每次只拿一根、两根或者三根,现在派出两个人轮流拿,谁拿到最后一根就直接获胜。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游戏,解决的方法就是先让对手拿,他拿几根就想办法让自己拿的根数和他的根数正好凑成5的倍数,而35本身是5的倍数,最后一根其实一定是自己拿到的。数学教师自己是很容易想到这样一种方法的,但是,真正让学生进行操作时,就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拿牙签进行摆放,从而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借助游戏,提升思维力
教师可以将各种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游戏的规则,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去玩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更注重思考而不在意游戏本身的胜负。正如上文中所讲述的题目,笔者让学生用“拿牙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但如果每个学生都没有掌握拿牙签的技巧,就起不到锻炼思维的作用。
很多学生在每一轮拿牙签的过程中就總结经验,于是总结出了“拿35根牙签”的具体方法。
等到游戏的最后,每个学生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其实只要拿的是5的倍数,最后一个拿的肯定是一开始拿的人。很多学生也借此进行推测:如果牙签的总数是4的倍数,例如牙签一共是32根,则谁拿的是4的倍数,谁是第一个去拿,轮流下来肯定会成为最后一个拿的人。这样,学生也就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出相应的技巧。
(三)尊重学生差异,合理进行分组
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各项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重视,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而优化小组结构,实现学生间的互补。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2]。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小组划分,并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分工,根据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职责,如记录员、操作员、发言人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经过讨论交流来了解和感受体与面的转化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看出,教学相长其实和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最终是服务生活,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过程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长方形物体和正方形物体,并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发言,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没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就能简单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数学和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五)运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会出现走神、不专注的情况,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实现。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利用Flash,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初步了解关于位置的知识,并能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这样立体、形象的教学视频能让学生对空间有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翻转课堂也是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同时提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信息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丰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回归教学主体地位,使其学习效率得到质的飞跃,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贝凌云.教学相长:课堂中的辩与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
[2]朱苏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3]白建武.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4]范廷莲.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3).
[5]张平.如何备好小学数学课[J].新校园(阅读),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