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吟诵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14 04:14吴绍桂
教育界·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吴绍桂

【摘要】将吟诵教学模式用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吟诵教学是一把让我国经典诗词文赋走入初中生内心的钥匙。在教师的引领下,大量吟诵经典诗词文赋,走进一个个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命追求。

【关键词】吟诵教学;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其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七至九年级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且能够做到“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由此可见,对于初中生来说,热爱我国的语言文字,广泛地积累、感悟和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文赋,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又是初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于相对生涩难懂的古诗文,吟诵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声音,用吟诵的方式大量诵读与记忆,还能帮助学生的知识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

余映潮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真谛就是8个字——语言学用、技能训练。”语言学习离不开声音的表达,语文技能的训练更需要“听、说、读、写”四个步骤。吟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声音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眼、口、耳、心等器官,进行技能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初中古诗文的吟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好我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帮助学生阅读和识记优秀古典诗词文赋,还有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种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教学手段,吟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汉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及汉语声音的声韵和音乐之美,是品味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吟诵不仅可以用声音传承经典,还能让学生准确、深刻、完整、生动地表达作品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情绪等。将吟诵用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我国古代经典诗词文赋的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其心理和生理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经典、优秀的诗词文赋,可以很好地引导中学生的心智,使其思想、行为逐步走向成熟。可以说,吟诵教学是一把让我国经典诗词文赋走入初中生内心的钥匙。在教师的引领下,初中生大量吟诵经典诗词文赋,走进一个个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命追求。

二、吟诵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2019年9月,学校安排笔者教学七年级的两个班级,并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军训期间,笔者带领班级学生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经》。短短两天的时间,班里的学生就都可以顺利地用吟诵的方式背诵出《诗经·小雅·鹿鸣》和《诗经·小雅·天保》(节选)。在开学典礼上,全班学生上台进行了展示,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新课本中出现的古诗在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古诗词四首”中,其中,第一首是曹操的《观沧海》。笔者先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依字行腔、入短韵长、依意行调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基本规则,学习用声音来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过正确吟诵《观沧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曹操博大的胸襟。

在随后的教学中,笔者以李白的诗词为模版,通过教学初中必学的八首古诗词,除让学生继续学习古体诗的吟诵规则外,还让学生重点学习近体诗的补充吟诵规则: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等。

接着,笔者通过教学《论语十二章》和《世说新语》二则,让学生重点学习文言文的吟诵规则:虚字重长、注意文气等。

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初中古诗文的吟诵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又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用声音诠释古诗文、研究古诗文的声韵与节奏的吟诵教学,不仅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是正确诠释古诗文的一种方法。

目前的教学更多的是重视声音的字面意思,这是最肤浅的一种理解。例如,“你真好”这三个字,将它写出来,学生真的能明白它的含义吗?说话人说“你!真好”“你真好嗷~”“你,真!好!”时,其要表达的意思并非只是字面的含义。不同的音调、句读、节奏、重读、拖音等,所表达的意思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用的是“你真厉害”这四个字,将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你真的理解我的意思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举手说理解。可见,大部分学生知道没有听到说话人如何表达这句话,其实很难真正知道说话人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含义的。举手的学生说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表扬,另一种是批评,对于这样的理解还算是有所思考的。在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合作的小说《文心》中,也有着对于重读不同则含义就会发生变化的叙述:“王先生在纸上作一小小的·号,说这是某字须重读的符号。随写出三句同样的文句分别加了·号:张君昨天曾来过吗?张君昨天曾来过吗?张君昨天曾来过吗?问道:‘这句疑问句,可有三种读法。你们看,如果叫人回答,是否相同的?‘不同……”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把重读的音节放在不同的字上面,就会产生不同的含義,所以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要听到说话人的声音。

吟诵要求依字行腔,绝不可以倒字。无论是声母、韵母还是声调,说话人必须表达清楚,哪一个字必须准确地表达出哪一个字来才行。这样,听话人才可能较为准确地知道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含义。

孔子曾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其实是无法真正记录语言的,因为语言归根到底是一种声音,是需要用耳朵听的,要听说话人的口气,要听说话人的语音,更要听说话人的声韵表达。古诗文的教学,更需要吟咏,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声音的音韵意义。古人是非常重视音韵在表达含义方面的作用的。甚至可以说,古诗文的含义离开了声韵的意义是不复存在的。

读对字、读准音,相当于盖高楼的地基,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声韵含义和吟诵者个人的理解,是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也是吟诵教学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吟诵教学的方式教学古诗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其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古诗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正如赵敏俐老师所言:“吟诵从本质上讲乃是一种声音表达方式,是将汉语诗文的声音之美、意蕴之美,通过‘吟或者‘诵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强化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歌咏言,诗言志。”汉语是旋律性的语言,诗歌本身就可以通过声音去表达含义,声音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因此,在吟诵教学的过程中,用声音去诠释古诗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真正了解了声音的含义后,学生就能清楚地明白运用声音诠释古诗文的必要性。

随着吟诵教学的深入,除课本上出现的诗词古文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反复吟咏外,教师还应广泛地扩充吟诵内容,将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笔者以作者为主轴,进行了诗词整合。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笔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曹操的生平,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了解了曹操后,再带领学生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这组诗的所有篇目,并重点吟诵、讲解了《龟虽寿》。

为了更好地进行吟诵教学,除不断地学习外,教师还要广泛查找诗词歌赋作者的生平介绍、每一首诗词的写作背景等,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作者、体会诗情。同时,笔者还积极地参加各种吟诵培训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以实现教学相长,在教中学,边学边教,边教边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除向学生分享优秀的古诗词吟诵音频外,笔者还带领学生录制自己的吟诵音频,形成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听着自己的声音去学习吟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赵敏俐,徐健顺.中华经典吟诵[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赵敏俐.吟诵[N].光明日报,2016-4-14(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