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观察是学生获取信息、形成体验的重要方法,更是增强习作表达能力的基础。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观察”为训练核心,设置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如何将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与“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整合起来,在彼此融通中实现单元教学的目标呢?笔者现以这个单元中的《爬山虎的脚》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尊重阅读体验,依托联系还原观察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离不开连续细致的观察;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借助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能体悟、还原作者细致观察时的状态,再现文本从观察到构思,直到最后写作成文的过程。所以,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实则是作者细致观察的集中体现。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关注、提炼关键性词语,紧扣彼此之间的联系,还原作者的观察状态。
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外形,中年级学生对文本语句的感知与体验,仍以关键性词语为抓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自主性阅读的基础上,设计下面的教学流程。
1.提炼关键词,概括叶子特点。关注并圈画出语段中描写叶子的关键词,学生圈画次数最多的词语为:新鲜、均匀、重叠、孔隙。教师相机教学生“隙”字之后,将词语重新放置于文本语境中,然后進行朗读,在浸润中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大意,最后找出最能概括出一整墙叶子特点的词语:均匀。
2.聚焦关键词,梳理内在关联。联系具体语句“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学生不难发现,语句中“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已经对“均匀”进行了解释,梳理内在关联之后,学生懂得既不“重叠”,也不留“空隙”,就是“均匀”,给人以“舒服”之感。
3.借助关键词,习得观察策略。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学生完全沉浸于语言表达细节之后,教师需要将其思维“提领而顿”,尝试从语段整体视角出发,引导其深入思考:如果这一墙爬山虎就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猜猜叶圣陶是怎么观察的?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形成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他们根据“绿得那么新鲜”“一顺儿朝下”“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点儿空隙”等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整体感,不难推断出作者是站在远处观察的。正是因为“远远看”,才能展现爬山虎叶片“均匀”“舒服”的整体之美。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体会生动”与“感受观察”割裂开来,而是通过梳理关键语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整体之美,并透过语言自然还原作者的观察视角,对接无痕,使得语文要素巧妙融通。
二、顺应认知思维,辨析错误还原观察
缺乏生活的真实经验,理解文本内容就会遭遇障碍,感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自然就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爬山虎,对爬山虎的脚更是感到陌生。如果生硬地要求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感受描写爬山虎脚的语句表达的准确,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鉴于此,教师可以从词串入手,顺藤摸瓜,逐步将教学推向语文要素。
1.教学生字,形成储备。教师出示第三自然段生词“茎上”“叶柄”,指导学生写好“茎”“柄”两个字,借助图片,明确爬山虎茎和柄的位置,并将这两个生字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借识字写字,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信息,为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以及感受语言之生动奠定基础。
2.比照图文,辨析正误。教师创设情境:爬山虎的脚其实不容易发现,有位粗心的同学就弄混了它的样子,相机出示三幅绘制的爬山虎脚的图片(见下图),引导学生细心阅读课文中的语句: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依循文本语言,对照图片,准确地找出爬山虎的脚:先确定长在茎上,然后抓住长叶柄地方的反面,明确爬山虎的脚在茎上的具体位置,接着紧扣“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的形状、数量,确定第三幅图才是正确的。
3.整合词串,练习表达。借助描写爬山虎脚的语段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提炼关键性词串:茎上、叶柄、反面、细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词串为线索,紧扣第三幅图,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向别人介绍爬山虎的脚。
4.激活经验,体会观察。关注了具体位置,揭示了具体形状,明确了具体数字,作者用朴实而准确的语言,将爬山虎的脚写得分毫不差。作者是远远观赏,还是凑近细看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细腻的语言描写,还原作者凑近细看的观察方式,并认识到唯有就近细看,才能发现不容易见到的爬山虎的脚,才能写出如此细致准确的语言。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从“茎”“柄”两个生字人手,帮学生理解意思之后,借助书写,明确爬山虎脚的位置,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图文对照的过程中,借助准确的语言辨析正误,通过介绍爬山虎的脚,形成对文本语言的内化与表达,最终习得作者的观察方法。这样“体会生动表达”和“感受细致观察”两个维度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三、强化实践体验,身体力行还原观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动作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语言的感知可以转化为鲜活的动作,从而寻找语言内容与动作之间的匹配性,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在教学描写爬山虎一步步“爬”的语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演示,再现语言的描写内容,深化对文本生动语言的体悟。
1.自主阅读,提炼词语。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圈画描写“爬”的动词,整理出词串“触着墙”“巴住墙”“拉一把”“紧贴在墙上”,明晰爬山虎爬的基本过程。
2.身体力行,手掌演示。朗读后,组织学生借助手掌进行演示。将自己的手掌“触着墙”,想象五根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变成“小圆片”后,用手指肚“巴住墙”,然后五根手指由直变弯,体会将爬山虎往上“拉一把”的生长感,最后在新的高度用手掌再次“紧贴墙”。
3.全体练习,语言描述。教师相机纠正、规范表演者的动作,组织其他学生实践、尝试,并借助词串,边演示边组织语言,描述爬山虎爬的过程。
4.整合印证,还原观察。爬山虎的脚是一天之内就爬满整面墙的吗?叶圣陶怎么能把过程写得这么形象呢?引导学生借助爬山虎爬的过程,感受作者的连续观察,并结合课文第五自然段中“不几天”“后来”“逐渐”等词语,强化、还原作者连续观察的策略。
这一板块中,教师没有专门设置品味语言的环节,在学生自主阅读并圈画动词后,教师直接组织学生身体力行,借助手掌直观地再现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感受作者观察的方式。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与“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人为割裂、各自为政的教学,必将使原本有机的文本变得支离破碎,破坏文本的整体之美。教师借助不同观察视角所形成的对应语言,找准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的过程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悄然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语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