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现状及应用探讨

2020-12-14 04:01容敏华柳亮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应用

容敏华 柳亮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本研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学实施与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实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14

Abstract Blended teaching is a combination model of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which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curriculum refor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model; implementation; application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2015年)指出:“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均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高校的正常开学和教学工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要求,全国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结合学校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文件,开展了线上教育,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为在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

2002年,美国学者斯密斯Y孞与艾勒特Y屄砦靼L岢隽嘶旌鲜浇萄У母拍睿涫抵适墙晨翁媒萄в朐谙呓逃嘟岷希迪钟攀苹ゲ埂D壳埃谘踅缍曰旌鲜浇萄У娜鲜渡形葱纬赏骋坏母拍睢;旌鲜浇萄У暮诵囊逦盒纬上呦掠胂呱舷嘈慕萄J健1]不同于以往从线上到线下的单向课堂结构,混合式教学形成了由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的双向闭环结构。[2]基于物理特性和教学特性两个维度,冯晓英等将混合式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分为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整合阶段和“互联网+”阶段。[3]混合式教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也从技术支持和应用层面上升到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层面。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线上课程资源的构建与质量保障、线下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对线上教学的巩同和提升、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与评价。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经过20 余年的发展,已经在我国各类教育较广泛应用,尤其在高等教育界,已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政策制订者)、教育教学研究者、教师(教学工作实施者)和教学工作管理者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国内学者偏爱对资源混合的研究,在应用研究上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居多。[4]其形式主要与其它教学方式或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如混合式教学与慕课结合、混合式教学与云课堂结合、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等。总体来看,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尚待深化,激励制度尚未建立或健全,普遍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建设的标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有主动权,强调教师讲得好,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从一定程度上看,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两者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关注学生的学。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双重主体,掌握着学习上的主动权。教师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中,依据课程或某章节的教学目的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线上教学阶段一般由学生对线上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的预习。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与同伴协作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查阅文献和有效沟通,将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有利于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线上教学,学生可分享查阅的资料和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在线参与讨论,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享经验。在线下教学活动结束时,通过开展自我评价、来自同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学生能够更好的认清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4)有利于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线上教学的开展,改变了传统以教室作为唯一载体的知识传授方式,是对传统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目前的教材仍存在着内容更新缓慢、知识严重滞后的问题,一些内容甚至是十几年前的认知,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线上课程资源能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受约束,实现了学生跨越时空按需学习,学习的内容也从教材拓展到互联网。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改进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互为补充、共同支撑课程教学。学生作为学习者始终处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者,是此种模式能否有效改进教学的关键;课程资源是基础,是教学实施的保障。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的全面设计。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线上资源的建设和对学生线上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的指导。

(1)精心设计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混合式教学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构建。主要的教学环节包含课程资源的收集与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等。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更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即增加对在线上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线下教学的讲授时间;增加线上课程资源内容,减少线下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互动,减少一味“灌输”。教师应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要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首先要对线上教学做出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就是准备教学资料、选取教学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和上传课程资源。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依赖于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混合式教学与线下教学的重要区别,能对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为线下教学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线上教学需要精心选取和制作相关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一般应涵盖视频、音频、课件、图像、电子书、案例、习题等。视频制作的方式可以采取录屏式、摄像式、直播式、交互式等一种或多种形式。教师切忌出现“将课堂搬上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加以引导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线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加强对线上教学的过程管理和学生线上学习的指导,想方设法抓住学生、 吸引学生和引领学生。线下的课堂教学则在传统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设计提问、小组讨论、随堂测评等环节开展师生互动。教师的精力更多投入到组织开展交流讨论,讲解重点、难点问题上。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设计问题,引导學生开展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有目的的学,学有所获。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在线下教学过程中进行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是混合式教学线下教学组织形式的首选。通过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及组间交流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独立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展示自我、评价他人、团队合作等交际能力。[5]

(2)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层出不穷的教学形态,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教师从传统教师向在线教师转变的核心是,认识到自己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具有共享意识的知识重新配置者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者,从知识灌输转变为个性化学习顾问和教学交互的促进者。[6]高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教育理论、教学实施和教学技术等层面帮助教师加深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教师工作部等部门应积极搭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交流平台,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分享混合式教学经验,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学院和教研室要开展有组织的教研活动,组建混合式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教学优势,分工合作、分步实施,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3)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在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倡导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转变,既要评价学生所获课程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显性能力,又要评估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等隐性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线上教学参与情况等的评价,注重对学习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核。通过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避免出现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学习现象,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评价主体上,除教师外,还应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同时通过对他人的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评价能力。

(4)完善教学考核和激励机制。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重新设计教学绩效指标,重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激励教师参与混合式教学改革。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通过设置教改项目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积累汇聚高质量教学成果,引领带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互动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教学改革激励制度制订者的高校,还是混合式教学管理者、监督者的职能部门,亦或是作为混合式教学实施者的教师,都不应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教学模式创新。而是要坚持以理念为先导,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让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将先进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所用,促进教学相长,成为推进高校课堂革命的助推器,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致瑞.高职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114-115.

[2] 胡海南.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J].传媒,2020(1):84-86.

[3]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4] 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42-43.

[5] 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6] 穆肃.深化与重构: 移动学习与在线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应用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