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姝
语文学科百花齐放,许多观点各成体系,常常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语文新课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提倡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寻找原因、辨别真伪、得出结论等步骤,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去鼓励学生勇于审视,敢于质疑,并乐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一、感悟调整内容,勤于思辨
统编教材在选编课文的时候一般都是忠实于原文,但是有些地方可能和小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不太相符,在编入课文的时候会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如果抓住这些调整的地方多加于思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结合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选编了三句古诗,其中有“只留清气满乾坤”,学生读了以后就产生了疑问:在《古诗75首》这本小学生必读书里写的是“只流清气满乾坤”。还有细心的学生从王冕题写在《墨梅图》的真迹中发现的确是“流”字,难道是教材编写的时候打错字了吗?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立即上网查找,发现这两种写法的诗句都有。那么“留”和“流”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查阅字典仔细辨别,知道“留”含有留下、留住的意思,“流”含有流动、流转的意思,也就是说,“留”描写的状况是不动的,而“流”描写的状况是动态的。整体感悟诗句,可以体会到“只留清气满乾坤”重在表达志向,把一身正气留在天地之间,“只流清气满乾坤”则侧重于表达梅花的清香在天地间流动,使芳香显得可感。通过思辨,学生悟出了如果要让诗句表达诗人远大志向的话,运用“留”字更恰当一些。
二、分析古文注释,敢于思辨
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 富有特色:对于古今意思差别较大的字词提供了相应的注释,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由于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这些注释就像一根根拐杖似的帮助学生读懂意思。仔细分析这些注释,弄懂古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两小儿辩日》(六下)主要陈述了两个小孩关于太阳的争论,其中一儿认为“日中则如盘盂”,把太阳比作盘盂。什么是盘盂呢?课文中的注释是“盘盂是盛物的器具,圆的为盘,方的为盂”。学生读到此处,不仅疑惑起来:比喻句中的两个事物之间一定有着相似性,太阳是圆的,把它比喻成圆圆的盘子,当然非常形象,但是怎么会和方方的盂有相似之处呢?是古人在写文言文时写错了?还是注释搞错了呢?借着发达的媒体,教师当场百度“盘”和“盂”的意思,网页上显示“盘”是指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盂”是指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那么文言文中把太阳比作圆圆的盘子和圆圆的盂,是非常贴切的,错误的应该是书上的注释。学生在思辨中找出了课本存在的错误,教师就顺势提出:我们应该怎么表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让编者修改这条注释呢?在学生陈述理由之后,教师建议把思辨后得到的结论写在书上,学生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三、探究写作角度,善于思辨
统编教材中编排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好材料。但是也有可能这些名作家在构思的时候,写作的角度与学生的理解水平不一致,那么教师就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大胆地去质疑,大胆地去修改。
《那个星期天》(六下)一课从小男孩的角度出发,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小孩盼望出去玩的事情,如“我还记得”“带我出去玩”“我感觉”等等,但是学生发现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句话却突然用第三人称来表示“我”:“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发现他在哭”“男孩儿蹲在洗衣盆旁”,为什么突然就换成一个旁观者去描述 “我”了呢?对此,有位学生就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这些词句是描写“我”的悲伤情绪已经积聚到了极点再也忍不住的情景,所以才会无声地流泪,理应前后一致,应该仍然用第一人称来写。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他的观点。虽然作者史铁生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但是他为什么突然在最后用第三人称来写,教师也觉得学生质疑得有道理,于是让学生思考应该怎么改,才能更加容易被大家认可呢?学生就像修改病句一样,马上就把文中的句子改为:“母亲发现我蹲在那儿,发现我在哭。”“我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改完以后,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联系前后句子读一读,读起来的确比以前顺畅多了。
四、揣摩写作目的,积极思辨
阅读课文主要是通过理清写作顺序,把握主要内容,领会写作目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目的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困惑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抓住这些困惑点,引导学生用心去揣摩作者这样写作的原因,在积极思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匆匆》是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诗,细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觉得有很多疑问。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24岁了,那时他正在创办《诗》月刊,应该算是在做有意义的事,但是在文章中,朱自清却写自己一天到晚只是洗手、吃饭、默默、睡觉、叹息,他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工作状况,而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看上去似乎整天游手好闲、唉声叹气的人呢?他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似乎很自责,那么他为什么不知错就改,马上做出珍惜时间的实际行动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基于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是在对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较为深入的审视。教师提示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读懂作者,要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去思考。教师出示一段介绍朱自清的小资料,让学生知道他当时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激荡,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与迷茫之中,他满腔热血想要报效祖国,可又不知道光明前途究竟在哪里,所以他的内心感到迷惘,感到痛苦。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他在为自己报国无门而黯然神伤,这也正是作者在文中所写的“不甘心白白走这一遭”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联系朱自清当时的生活背景去分析文中的“矛盾”之处,学生都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思想情感。
从以上几个教学片段来看,高年级学生能善于从教材内容的改编、注释的错误、不规范的表达、写作的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辨析。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了教材中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这就激发了他们探究真理的勇气,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作家、不迷信老师讲解的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质疑,学生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明他们的思辨意识已经初步形成,而教师的巧妙点拨正是鼓励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见解,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从而让思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城南校区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