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欢,石秀兵,杨西胜,张帅帅,王 旁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西安 710032)
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是指入伍新兵体格复查不合格,且征集地对入伍新兵体格复查结论有异议的,由征集地的地市级兵役机关向医学终级鉴定医院提出鉴定申请,并按要求提交征、接双方签字后加盖征集地的地市级兵役机关公章的《医学终级鉴定申请表》,终级鉴定由征兵单位所在地的终级鉴定医院组织实施。
1.1 对象2019年秋季入伍的新士兵104人,其中男性102人,女性2人,年龄17~24岁。
1.2 方法按照国防部最新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工作的通知》及《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开展终级鉴定工作。
1.2.1 成立医学终级鉴定工作办公室 明确工作机制及流程 征集地的地市兵役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医学终级鉴定工作办公室录入复检人员信息-军人特诊中心挂号-相关科室复查-由医学终级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医学终级鉴定会-出具鉴定意见书。
1.2.2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公平公正组织实施 有效维护医学终级鉴定工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由医学终级鉴定工作办公室审查申请资料合格后至军人特诊中心挂号,由各科室指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军人干部进行诊查,诊查过程征、接双方全程陪同,检查结束后由办公室组织召开医学终级鉴定会,会议全程录音录像,专家集体评议形成结论,主诊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小组组长层层把关审核确认后签字盖章,形成终级鉴定意见,杜绝隐瞒、包庇、造假等现象的发生。
2.1 医学终级鉴定结果104名申请医学终级鉴定的新兵中,专家做出退兵终级鉴定意见的56名,退兵率53.8%,涉及心内科、肝胆外科、呼吸科、骨科、消化外科、皮肤科、眼科等14个科室。
2.2 疾病类型分布退兵的56人中,心内科排在首位,退兵率10.6%,皮肤科和骨科的退兵率也较高,分别为7.7%和5.7%,科室及疾病种类见表1。
表1 2019年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疾病类型分布
3.1 退兵率增高通过对2019年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工作统计,退兵率较高,大于50%,造成这次新兵终级鉴定不合格因素,一是由于体检工作量大,少数医务人员对体检人员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和观察,造成漏查、漏检,如新兵复检时查出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痔疮等。二是部分人参军意愿强烈,有意隐瞒病史,而征兵体检工作量大、条件有限,易蒙混过关。如2例气胸术后,1例疝气术后不满1年,1例眼部激光术后不满半年均不符合体检合格标准。三是初检过程受检查手段限制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如心内科常见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初检医院使用常规心电图和血压仪监测,而终级鉴定医院可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率更高。在此次终级鉴定复检过程中,该方法检出13人结果异常,影响服役。四是2019年医学终级鉴定首次采用召开医学终级鉴定会的形式,主诊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形成终级鉴定意见后,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字盖章,严格按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试行)》进行征兵标准把控,杜绝人情等发生。
3.2 退兵疾病种类增多统计结果显示,退兵的疾病种类已由原来单一的内、外科疾病发展为复杂的多专科病种,除常见病种外,还检出马蹄肾、胆囊缺如、神经性纤维瘤、小脑扁桃体疝各1例,以及具有传染性的梅毒4例,疥疮3例,肺结核2例。
4.1 严格把关入伍检查初筛工作每年都有通过简单观察和仪器检测即可确诊的疾病最终申请进行医学终级鉴定,如马蹄肾,肾结石等,可见新兵入伍检查把关不够严格。建议完善入伍新兵体检制度,增加必要的体检项目,切实做好新兵入伍体检初审工作。
4.2 征集地的地市级兵役机关应严格把关申请医学终级鉴定条件如4例因椎间盘突出、骨折、半月板损伤发病时间以及是否与训练有关存在争议的鉴定。终级鉴定医院难以鉴定受伤时间及是否与训练有关,只能判断目前该情况是否影响服役。征集地的地市级兵役机关应严把申请医学终级鉴定条件,确保终级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4.3 军地联合建立鉴定机制由于专科设置的限制,传染性疾病只能按照临床规范做出“疑似”或“待排”诊断意见。建议可以联合传染病专科医院协同诊治,确保鉴定工作严谨、客观。
4.4 严格把关医学终级鉴定工作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关系到新兵的成长进步,也是防止纠纷发生,维护部队稳定的重要举措[1]。严格规范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程序,应重点防止吸毒、传染病等人员招入部队,对边缘性疾病问题从严把握[2],为部队筛选优质兵员。
4.5 做好新兵的入伍宣教工作如一名因尿酸升高申请医学终级鉴定的新兵,私下口服治疗药物,复检结果显示正常,增加了终级鉴定的难度。医学终级鉴定的目的是出于对新兵身体健康的考虑,在进行终级鉴定前,应进行相关政策宣教,避免故意隐瞒病情及隐瞒治疗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应加大征兵体检工作管理力度,加强对新体检标准的研究,扩大高素质兵员的数量[3]。
入伍新兵医学终级鉴定工作需立足在全局高度上投入精力、时间和责任心,本着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在医疗上专业把关,在护理上准确引导的原则[4],在此基础上随时与用兵单位联系,确保每一位退兵有理有据,充分发挥医学终级鉴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