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人民医院(341200)黄桂华 曾诒萍
因腔镜器械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切割等直接操作,容易使血渍、黏液等有机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甚至肿瘤细胞等附着于器械表面,若不给予及时处理或干预处理,有机物会形成保护膜影响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效果,同时易在高温干燥中形成铁锈,增加感染率[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在于为手术等工作提供无菌用品以及器械,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具有关键作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腔镜器械制作越来越精细和复杂,增加了其清洗消毒的难度。若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容易造成手术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康复[2]。PDCA循环法是一种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从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方面对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合理的循环管理,有利于持续提高工作质量[3],有研究显示其应用于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致力于探讨PDCA循环对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附表 两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对比[n(%)]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未给予PDCA循环干预的腔镜器械230套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给予PDCA循环干预的腔镜器械230套作为研究组。器械类型:研究组管腔类70套,镊子类50套,剪刀类45套,其他类65套;研究组管腔类65套,镊子类52套,剪刀类43套,其他类70套。两组腔镜器械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13名工作人员,年龄25~45岁,平均(32.67±3.38)岁,其中中专及以下2名,大专及以上11名。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器械清洗。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干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①计划阶段(P):对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未给予PDCA循环干预的230套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损坏以及维修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格以及损坏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器械结构掌握度不够,难以正确拆卸、安装以及清洗;未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标准进行操作,致使器械因灭菌方法、温度等原因损坏或不合格;运转过程中未规范运输,导致器械因碰撞等原因损坏。此外,清洗过程中还存在因操作人员清洗量大导致的清洗不及时、不彻底以及清洗流程出错等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操作人员根据以上原因针对性地制订相关干预计划。②实施阶段(D):由经验丰富的消毒中心操作人员、手术室护士长以及科室主任对全体消毒中心操作人员进行腔镜器械的清洗、保养、维护等相关知识培训,对器械的清洗、消毒、转运等过程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打印张贴于相关区域;安排两名操作人员负责器械的预处理,器械使用后及时清洗大颗粒污染物以及吸引器管内残留物质,若不能及时清洗,应喷洒保湿剂保持污染器械湿润;制定器械的清洗、转运流程图,张贴于清洗间醒目位置,并安排手术室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操作人员进行器械的作用、拆卸等指导培训,制定器械拆卸流程图;建立器械清洗以及转运交接登记本,内容包括器械编号、数量以及操作人员,并利用电脑制定器械信息条形码,贴于器械外包装。③检查阶段(C):由护士长对每日器械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检查,每日随机抽取所有类型器械的5~6个,仔细检查整个过程并记录其包装、转运、交接等过程存在的问题。每周抽取3~5个器械进行1次阴血试验和生物监测,每周生成检查结果报告。④处理阶段(A):每月组织一次总结会议,对本月每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并对不合格以及损害器械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如进行维修或报废。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情况,包括灭菌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除锈合格率以及包装合格率。②统计两组器械损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腔镜器械除锈、灭菌、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腔镜器械损坏率比较 研究组因转运、清洗和消毒灭菌等操作不当引起的腔镜器械损坏率1.74%(4/230)明显低于对照组6.52%(15/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手术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手术的成功不仅与临床医师的操作水平相关,同时与腔镜器械也密切相关。腔镜器械精细度高,对于其使用和保养要求较高,但结构复杂,导致其灭菌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以及设备水平的逐渐提升,外科手术器械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给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以及质量均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或清洗不合格易导致其发生锈蚀和损坏,进而影响其本身性能。因此,在临床消毒清洗操作中,如何在彻底消毒灭菌的同时不损害器械是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操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PDCA循环法从分析原因、制订计划、实施与检查到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循环管理。杨新燕[4]等人将该方法应用于眼科器械的清洗消毒中,结果显示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其清洗合格率,进而提高清洗质量。腹腔镜器械与眼科器械均为精细度较高的医疗器械,也是手术常用品,是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工作任务,受器械种类和数量繁多、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在其包装、贴签以及发放等过程中差错率高,常规管理模式明显已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的任务。本研究将PDCA循环应用于腔镜器械的消毒清洗中,结果显示研究组腔镜器械除锈、灭菌、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因转运、清洗和消毒灭菌等操作不当引起的腔镜器械损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同时降低器械损坏率,提高清洗质量。探究其原因:① PDCA循环法从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阶段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具有相互促进、环环相扣的效果,可有效地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清洗不及时等差错,为提高清洗质量提供有效保障。②与常规腔镜器械清洗操作相比,PDCA循环法在计划阶段针对不合格以及损坏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订清洗管理方法,可有效地避免管理盲区。③注重器械知识培训,可增强操作人员器械清洗、保养以及维修知识,同时对于各项流程的制定有利于操作人员熟练以及规范流程,减少器械损坏。④实现了器械的可追溯性,同时检查以及每月的总结有利于操作人员针对不足之处制订更好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器械清洗质量,避免器械清洗不合格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PDCA循环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在小组的建立中培养并提高其责任意识;同时利用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对导致差错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应整改措施并实施且持续改进,预防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器械损坏率的降低。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应用于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提高清洗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